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TOP

女作家李兰妮:自传体散文成稿艰难(二)
2012-05-30 16:48:15 来源:深圳特区报 作者: 【 】 浏览:4399次 评论:2

旷野无人李兰妮 著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8年6月

  与抑郁症顽强搏斗了5年的李兰妮, 1988年罹患癌症,3次手术、5次化疗;近5年来,她一直服用抗抑郁药。疾病的折磨让她感到:活着比死去更难!李兰妮原本以为自己无法看到新作《旷野无人——一个抑郁症患者的精神档案》面世,以为这本书将会成为“绝唱”,因为目前她还在与抑郁症抗争,但她活了下来,走了出来,并不忌讳说自己的病,而且从病人变成了半个专家。这是中国第一部由抑郁症病人自己写下的病状报告,是中国第一部详细记录抑郁症患者精神历程的书。

李兰妮

“这里记录的,是我们这代人所共有的抑郁”

  “它是劫后余生幸存者的肺腑之言,不是纯粹的文学作品。它是一本病历,可供心理学家、精神病学家参考。它是一本民间纪实资料,可供社会学家翻阅。它在某种程度上是代言书,它想为那些因精神疾患而默默自杀的人说几句心里话。但愿它还具备报警器的功能,催促正被莫名抑郁愤怒焦虑所困的病人呼救。”近日,罹患癌症与重度抑郁症“双料”身份的深圳女作家李兰妮,出版了剖析自我的抑郁症患者精神档案《旷野无人》。

曾觉得“活着是一个负数”

  李兰妮的新作封面——一片绿草芳菲弥漫着浓重的黑暗,远处还剩一线绿意。“抑郁症给了我一个机会,退到旷野,没有人,只有神。”她告诉记者。

  李兰妮给人的初次印象是开朗甚至大大咧咧的,以至于她的亲朋好友听说她得了抑郁症都不相信:“你有个鬼抑郁症啊,我们都抑郁了,也轮不到你抑郁。”她刚四十岁出头就拿到正高职称,写的电视剧在央视黄金时间播出,什么都非常顺利,她似乎没有不快乐的理由。

  但实际上并非如此,她与抑郁症搏斗了5年。“我觉得自己很没用,又得这个病又得那个病,活着是一个负数。”她曾经无法面对自己身患疾病的真相,经历了忌疾讳医、自欺欺人、勇敢面对的艰难求治过程。严重的抑郁让她恶梦连连,甚至夜不能寐。

  她深受死亡诱惑,抑郁症发作时,在与死神角力中她选择自残。她无法告诉别人抑郁症有多难受,问得多了,只好将就着说:“抑郁症比癌症更恐怖。”

  仅剩的那点理智让她翻遍书架想求救,却发现没有一本书真正讲得比较接近真实。“只要翻译过来的抑郁症中文书我几乎都看了,几十本,看到最后,只要一看到‘抑郁’两个字我就恶心。我是看撑了。”

  李兰妮的老友、孤独症专家田惠平到深圳时对她说:“我支持你死!你如果太痛苦,你就走,我祝福你!”她们当时本来是坐着的,李兰妮立刻上去就握住了她的手说:“目前为止,只有你一个人理解我已经痛苦到了极致。这是祝福啊。”

我们听不见他们呼救

  “我觉得上帝既然让我又得癌症,又得抑郁症,还不死,还是一个写作的人,而且又是在深圳这种风口浪尖的地方,那不是我是谁呢?我就是得完成这个使命,每一个人活在世上都应该有他的使命。”李兰妮在治疗过程中,决定大胆地袒露自己的病症,以作家和抑郁症病人的双重身份,集中心力用文字详细记录自己的亲身经历和治疗过程,自救救人,向社会普及抑郁症知识,告诉人们抑郁症患者究竟是什么状态,怎样走出抑郁症的魔咒。

  她说:“我开始明白,我所有的东西,都是对我的磨炼,它让我认识这个领域。我要先发出哪怕是微弱的声音,让人们关注到抑郁症。哪怕是亿万富翁,哪怕当了多么大的官,心理不和谐,就享受不到物质和精神的快乐!”她认为,精神的“非典”每天都在发生,“这里记录的,不是我一个人的抑郁,是我们这代人所共有的抑郁。多少人在呼救而我们听不见,这本书是灵魂的嚎叫,不是我在写,是很多死去的灵魂在嚎叫。”

  但写《旷野无人》却是痛苦的,几度写不下去,生与死的灵在不停争战。“写到后面三分之一不是我自己写,我不知道是谁在写,我觉得很害怕,我写的时候很怕电脑,我钻到沙发的底下,钻到衣柜里头,钻到那里面逃避。”

Tags:女作家 李兰妮 自传体 散文 责任编辑:rose
首页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尾页 2/3/3
】【打印繁体】【投稿】【收藏】 【推荐】【举报】【评论】 【关闭】 【返回顶部
上一篇深圳作家李兰妮:走出郁症的魔咒 下一篇吴君:由开阔走向“狭窄”傅小平

评论

帐  号: 密码: (新用户注册)
验 证 码:
表 情:
内  容:

相关栏目

最新文章

图片主题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相关文章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