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TOP

重塑散文创作的平民化
2012-08-30 11:47:12 来源: 作者: 【 】 浏览:1110次 评论:0

吴光辉

  我国散文的贵族化情结由来已久,到“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也没能打破,近几年似乎更有非“贵族化”不可的趋势。这种现象,在全国主要散文刊物和重点文学期刊中的散文专栏,特别是散文年度选本上,尤为突出。

  散文创作的贵族化倾向。主要表现在回避底层、回避现实、回避矛盾,转而选择历史人物、文化名人、小资生活等等题材。这类散文,我姑且称之为“贵族化倾向散文”,它已经变成我国散文创作的重要内容。据统计,2011年中国散文某年度选本入选的50篇散文中,写底层百姓生活散文的只有5篇,而写历史、人文、小资、游记、名人、亲情、自然的散文却有45篇。而2011年中国小说年选所评选的短篇小说和中篇小说,全部都反映现实生活,这本年度选本的内容简介就明确地说:“中短篇小说以其适宜的阅读长度和对现实生活的迅速反映,深受广大读者的喜爱。”

  其实,我国散文一直就有着“贵族血统”,其源头是先秦历史散文和诸子说理散文。“五四”运动以后,散文在语言形式上有了根本改变,出现了从贵族化向小资化的转变,鲁迅先生也竭力倡导文学大众化,但真正描写底层百姓的散文还是没有占据主流地位。广大读者对散文阅读采取敬而远之的态度,使散文传播更加小众化。我曾经与《海燕》主编古耜探讨过这一问题。他无奈地告诉我,一般读者根本不看写平民的散文。散文的主要阅读对象是“小资”,于是杂志只能编发适合“小资”胃口的散文。这种情况与小说有着天壤之别。小说的读者分布层面广,从其源头宋元话本来看,它也可以说本就是平民的艺术。

  我国散文产生贵族化倾向的原因,不但源于散文的贵族血统、散文传播小众化,还因为有些散文作者自身就存在浓厚的“小资”情绪和创作审美困惑。散文的在场性要求作者的亲历,但现在的散文作者大都不是普通百姓,回避底层、回避现实,是作者阅历造成的题材缺陷。另外,从散文的审美角度来看,现实生活中尚存在着许多无法解决的困难,与历史文化等题材相比,涉及这类题材的作品在审美要素上会相对显得不足。这在某种程度上使大批散文作家一窝风地去写历史文化,写游记,写名人轶事。笔者决不是否定上述散文年选的重要作用和单篇作品的优秀,但散文在整体创作状态上对现实生活关注的缺乏,确实应该引起我们的足够关注。

  好在近年些来,我国散文创作也出现了一批关注底层、关注百姓、关注现实的作品,比如“打工散文”、“在场主义散文”、《雨花》倡导的散文新思维,都是对传统散文贵族化的一种“反叛”。散文作者只有以平民化的姿态,将自己真正融入生活,其作品才能克服贵族化倾向,让散文走向大众化。

 

Tags: 责任编辑:tea
】【打印繁体】【投稿】【收藏】 【推荐】【举报】【评论】 【关闭】 【返回顶部
上一篇中国当代艺术:持有还是清盘 下一篇梁晓声自评小说《知青》:有影响..

评论

帐  号: 密码: (新用户注册)
验 证 码:
表 情:
内  容:

相关栏目

最新文章

图片主题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相关文章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