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TOP

我们终其一生能结出什么样的果实 ——读吴锦雄诗集《短歌》
2019-09-25 15:54:52 来源:深圳市作家协会 作者:龚学敏 【 】 浏览:2351次 评论:0
    读吴锦雄的诗是从《星星》诗刊开始的。实事求是讲,《星星》诗刊仅上、中、下旬三刊合起来,每一个月至少要发表百把位作者的作品,天南地北的,也是《星星》的一道风景,只是三审过后,《星星》留用的稿件都保管在值班的副主编那里,具体到哪位诗人,发没有?哪一期发?人一多,我真还记不清。吴锦雄的诗歌发表后,有些印象,加之有朋友提到,有朋友推荐,自己就有了些注意。这些注意包括在其它刊物,以及互联网上。总还是断断续续的。直到他把诗集《短歌》的电子文档发给我,才对他的诗歌,以及创作有了一个较为全面的阅读和了解。

    再后来,慢慢知道吴锦雄在青春年少的校园时光里便开始了诗歌写作,并且,和同学们一起办起了校园刊物。这条路,似乎是中国很多的年轻人都走过的路,像是一条绵绵不绝的传送带,为中国诗歌不断地输送着新鲜的血液。这条传递带一样的路,倒像人生不同时期的不同状态,有时会被谁也说不清来历的石子卡住,想动又动不了,索性放下时,一下子又飞快地朝前走了。有时会莫名地慢下来,没有缘由,像是终将老去的时光中,一场谁也无法预料的变故。有时会突然地快,奔跑一样,那种澎湃,让我们自己也为之震惊……因为这么多的可能,许多人走着走着便走出了许多的故事,走出了不同的人生。回到诗歌本身,也就走出了对诗歌不一样的理解,不一样的写作,不一样的成就。毕竟,世事谁也无法预料,如同我们写诗时,下一行永远在那里等着你,可是我们每个人总是会写出不同于别人的下一行。

    这本分作五辑的诗集,慢慢读来,竟呈现出让我预想不到的效果,让我对吴锦雄有了与之前不同的认识。

    第一辑《我和我们的故事》。诗歌不是一个客观重现我们曾经的生活的文体,在我们用诗歌写下过去,以及过去的故事的时候,个体的情感无疑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刚开始接触吴锦雄的诗歌作品时,我经验主义地认为,一个在校园便爱上诗歌的青春少年,在阳光、温暖的深圳工作、生活的青年诗人,他的诗歌也该是深圳一样地阳光、温暖。可是,当我读到“在千刀万剐的雕琢/我成了现在的我……”的诗句时,内必的真还一紧。除了时间的刀之外,这里面肯定还有不为人知的缘由,成为刀的一部分。并且,还要千刀万剐。千刀万剐这个成语出自元杂剧《玎玎珰珰盆儿鬼》,是一部十分独特的作品,这个不重要,重要的是这个词一出现就用在了不赦之囚徒的身上。在成长的同时,我们的内心在经历着什么样的蜕变?经历着什么样的一天一天,在喧嚣的职场,在灯红酒绿的夜场,在空荡荡的孤独中,等等一切,让我们成为今天的我们,并且,还要对自己下如此之重手:千刀万剐。即便是在《夏夜闲读》的时候,也是“骨头和思想在篇章间/铮铮作响”。直到我们一天天成熟,才知道《咽下所有的失望才能走得更远》。但是,这代价却是“我要用头颅/顶撞无常的命运/咬掉手指拒绝/在逼供的认罪书上画押”。在过去的故事中,太多的是《生命的每一天都是满满的遗憾》《生命的每一刻都破碎了无数个可能》,是《错过》《怠倦》《孤独》,所有这些,是如何给一位年轻的诗人打上无法忘怀的烙印的,也许,只有在我们置身的这个时代里去寻找答案了。

    第二辑《时光隧道》。谁也无法抗拒时光,包括时光自己。谁也无法抗拒过去的吴锦雄成为今天的吴锦雄,包括吴锦雄自己。这是世界给我们的法则,与生俱来,不可更改。如同我们选择的诗歌,过去的选择不可更改,现在的选择依旧无法更改。我们每个人都会像吴锦雄一样,面临同样的问题,只是什么时候意识到而已,那就是,《我将如何啃下老年的时光》。吴锦雄的方式是“在秃顶的头颅上 日子/如一群饥饿的老虎 扑食着/生命丰盛的晚餐  你挣扎闪躲着”。这个你,是我们中的每一个人,更是吴锦雄自己,他用自己面对饥饿的老虎的闪躲,告诉我们应该怎样闪躲,怎样挣扎。不知这种闪躲和挣扎是不是有效。《时光隧道》中的《立秋》《冬至》《除夕》《清明》,以及《生活》《日子》《时间》《岁月》等等,无不告诉人们,那就是《岁月欠我一段时光》。“时间是被撕裂的一张草帽饼/不撕吃不了,撕了好难受/碎碎屑屑的散落在日子的盘子里”。碎碎屑屑地散落在日子的盘子里的还有什么?我们是时间手中紧紧攥着过的,又撒手过的,我们是一张草帽饼吗?我们从过去走到今天,就是正在经历不撕吃不了,撕了好难受的那个下午嘛?我愿意在现实的生活中寻找这种是是非非的答案,因为,所有的果,都是下一个因。这个快速发展的时代,虽然用物质在体现这种快,可是,变得最快的依然是我们自己。在时光的隧道中,我们在快速地老,快速地锁碎。唯有知道快速的人,才会在快速中作出反映。当然,这种反映本身也会快速地老,并且,锁碎。我们置身的就是这样的时代,这一点,毫无办法。

    第三辑《性感的天空》。天空本没性感一说。“这么美的夏天 还有/什么可以撩拨我的忧伤/一缕阳光从天上落下来/我的脸庞一半阳光 一半沧桑/蝉那伪先知在不断喧嚣/风和云相互嬉戏”就这样,《人世的悲戚》被诗人用忧虑的诗句印在了天空。当我们拥有的物质越来越非富的时候,当我们的生活越来越丰富多彩的时候,为什么诗人的心中却是如此的沧桑,诗人的眼中的身边却是如此的黑白,连性感也离我们那么遥远,或者,连天空也和我们一样开始追逐性感了。以至于“我在河的中央/去返两难/浮光掠影地得失轻浮轻艳/追赶着芬芳的花期/我不敢细看那棵梨花/看她梨花落尽的模样/悯怜地细抚她的每个花瓣脱落的伤口”。还是回到了伤口这样的词,甚至于在《梨花纷落的时候》。这样一来,与其说是性感的天空,不如说是伤感的天空。也许,伤感是更高一个层面的性感。如同,世事难料。如同《凤凰花开》,如同:“在这季节 我想起一个人/不能说出她名字的人/凤凰花开出我一树的记忆与忧伤”。什么树已经不重要了,不管它是什么树,开出的花,必是记忆与忧伤。这是工业化时代的必然。

    第四辑《关于故乡》。时至今日,故乡一词已经有越来越多的解释了。在我心里,故乡真还是像一条从山间流出来的小溪,伴随着我们一直在人世上迂回曲折地走着,因不同的际遇,呈现出不同的形态,这是一条谁也抹不去的我们所有情感的源头。在《关于故乡》中,我们能够读到一种单纯,一种不一样的单纯。“昨夜 我又梦见苦梀花/风雨之后落英满地/我清醒地知道那棵树早被砍伐/而我强烈急迫地想要回家/我要去寻找那失去了的苦梀花”。我们所面临的总是想要回去寻找那棵已经失去的苦梀树,这棵树已经成为我们共同的病灶,时间的病灶,时代的病灶,故乡本身的病灶。面对我们共同的病,吴锦雄看到故乡的“小河干涸了我所有记忆的美好”。他几乎没有在诗中给我们说出那些美好。我们可以感受到他曾经有过的美好,我们更多的是和他一样,感受到了这些美好的记忆失落后的惆怅。

    第五辑《故乡之外》和第六辑《自然之子》。“人在问道 花草树木在问道/飞禽走兽在问道 蜿蜒而上的路也在问道。太阳明晃晃地飘下无数无形的镜片/天空瓦蓝瓦蓝的 如一辽阔静止的海洋”。在故乡之外,我们还能干什么?尤其是吴锦雄这样在深圳创业、打拼的人而言。我们一直在精神上寻找那条返乡之路。也许,这就是许多人的支撑。一个人对故乡之外的态度,更能说明这个人对故乡的态度,和他的人生观,因为,我们不管在异乡干什么,说什么,想什么,我们的参照系总是魂牵梦萦的故乡。就是在深圳的吴锦雄所说的:“城市是乡下人一个绮丽的梦/城市吞噬乡下人的家/却又不给他一个城市的家,从此/乡下人的家一直在路上/都向往着家的方向”。“来到镜子面前 小心翼翼/伸出爪子触碰 摆出各种/姿势和自己对峙/想想自己平时的样子/和猫又有什么异样”。自然之子在诗人笔下已然出现了变化,摆出各种姿势和自己对峙,作为自然界一部分的人类,想想我们在自然中改变自然的同时又是如何改变着自己。我们在改变自然的时候,又在坚守着什么?关键问题是这种坚守有没有效果,有没有意义。到了这种时候,诗人的思考已经具有了哲学意义的显现。当我们身处故乡之外,当我们看待整个自然界,以及具体的构成时,我们如何看待自己,我们自己和之外的世界有着什么样的、需要用诗歌来发现的关系?也许,这才是诗歌真正的意义所在。

    我经常给写诗的朋友讲一段自认为正确的话,写诗写到一定程度,拼得就不是技术,也不是阅历了,而是拼境界,拼做人的格局。一个人的境界也许和写诗一样,也要有天赋的,也要有悟性的。吴锦雄诗中强烈得透出的这种痛,这种无奈,这种对世界的认知,也许,就是一种天赋,这种感觉会让人走得更远,让人的格局打得更开。这一点,比偶尔写一两首让自己满意的诗歌要重要的多。我也相信,吴锦雄会把自己对人生,以及这个世界的的理解用自己对诗歌的理解方式呈现出来,并且,呈现得好。我也希望诗人一直这样问下去:

    我们终其一生能结出什么样的果实?

    2019年8月30日于成都

    龚学敏,《星星》诗刊主编,四川省作协副主席。



Tags:吴锦雄 诗集 短歌 龚学敏 责任编辑:tea
】【打印繁体】【投稿】【收藏】 【推荐】【举报】【评论】 【关闭】 【返回顶部
上一篇我们需要怎样的打工文学? 下一篇深圳诗人王钻清首创科幻长诗引关注

评论

帐  号: 密码: (新用户注册)
验 证 码:
表 情:
内  容:

相关栏目

最新文章

图片主题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相关文章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