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TOP

深读诗会 | 第十二期 | 主题诗人阮雪芳 | 写诗是在追寻自己生命的原乡
2019-10-19 17:46:21 来源:特区文学 作者: 特文 【 】 浏览:1940次 评论:0
640.jpg

    深读,在诗意的午后
    深读,自然真挚的诗性时光
    我是爱诗的人,我在深读诗会 

主 题 诗 人

阮雪芳

640 (1).jpg

    阮雪芳,中国作协会员,国家二级作家,韩山师范学院特聘副研究员。出版有诗集《经霜的事物》《钟摆与门》《在记忆的树冠上》,评论集《爱与美——黄惠波的人民性写作及其诗歌现象研究》(合著)。作品发表、入选多种刊物及选本。曾获广东省有为文学奖诗歌奖、深圳青年文学奖、首届韩愈文学奖诗歌奖、第二届九月诗歌奖、第二届“中海油杯”诗歌奖、首届“粤东诗人.新锐奖”等奖项。

    2019年10月18日,“深读诗会”第十二期活动在深圳《特区文学》杂志社文学会客厅举行。本期活动通过朗诵与嘉宾评谈的方式,对主题诗人阮雪芳的诗歌创作展开探讨。

写诗是在追寻自己生命的原乡

    阮雪芳的诗歌创作总和一些大的命题,比如生命,地球,灵魂等,紧密相连。作为一个女性诗人,她的写作并没有局限在个人经验之内,而是从女性身份、私密写作中超脱出来,去书写更为广大的世界,并且直接进入到常人很少抵达的灵魂层面。她的诗常常透过渺小、卑微的事物,直达本质,直抵内心。她强调诗歌与自己生命的关系。对诗人来说,写诗常常是一个孤独而漫长的过程,甘苦自知。但阮雪芳却说,她“在诗歌中得到的喜悦和恩惠远远大于写作过程的焦虑和孤独”。

    阮雪芳追溯了自己创作诗歌的历程,以及诗歌对她生命的意义的变化。在她的诗歌创作中,有一个问题始终困扰着她,即作为一个女性在传统观念巨大的阴影下,该如何去寻找自我。无论在潮州、广州,还是深圳,她都孜孜不倦地在寻找着答案,这既是她人生的重要命题,也是她诗歌的重要命题。在这一过程中,阮雪芳始终没有放弃关注的一个点,便是痛苦。她认为痛苦是“生命里的刺青”,在给人伤疤的同时也给人以深刻。“未曾长夜痛哭者,不足与语人生”,正是那些深重的痛苦让阮雪芳沉下心来思索生命本身的意义,思考世界的原始状态,思考灵魂怎样从身体中超脱,从而使她从小女人的格局中走出来,走向广大的世界,走向人类女性普遍的经验中。

    阮雪芳不仅看到了诗歌揭示、呈现生命原本状态的意义,还认识到了诗歌对诗人本身生活的价值。她指出,在孔子提出的“兴观群怨”四种诗歌功能中,使她收益最大的反而是“群”。诗歌教会她的不仅是写诗,还有如何真诚地对待朋友,如何正视自己的生命。我们通过诗歌找寻的不是所谓“圈子”,也不是名声或虚荣心,更不是为某些群体而写,而是通过诗歌找寻到真正能与自己同行的朋友,“追寻自己生命的原乡”。

     龙岗区文联主席张奇表示,她更喜欢有弹力、有张力,蕴含深刻思想、能给她启发的诗歌,而阮雪芳的诗歌刚好符合她的诗歌审美偏好。究其原因,是因为阮雪芳的诗歌不仅仅是对个人经验的描绘,一种情感的呻吟,或是风花雪月的渲染,她的诗更具有生命的广度,常让她感受到生命力量的喷发和精神上的触动。

    作家塞壬则认为阮雪芳的诗让她感到惊艳,她的诗不是小女人的诗歌,而是大女人的诗歌。阮雪芳写的不是某个女性,而是作为人类的女性,是普遍意义上的女性经验。塞壬将阮雪芳的诗比作“一根刺”,这根刺让人感到很不安。阮雪芳喜欢用那些暗夜的词不断地清洗自己,清洗血和罪,从而抵达某种深刻又普遍的精神境界。

640 (2).jpg

活动现场照

从身份的牢笼到精神的旷野

    评论家陈培浩将自己对阮雪芳诗歌创作的评价,言简意赅地归纳为一句话:从身份的牢笼到精神的旷野。在他看来,阮雪芳的诗歌在负重的现实中有灵魂的飞翔,更加难得的是,阮雪芳的诗歌始终努力将语言技艺、现实关怀、诗性想象和精神存在结合到一起。他分别评价了阮雪芳小诗和长诗的特色,认为阮雪芳的诗罕见地拥有冷峻与雄浑两种诗歌音色。她的小诗别致精炼,朴素沉静,笔触虽在日常,却如针尖般穿透了生活的硬壳,以敏锐深入的感受,道出生命中难以言说的生命体验,具有冷峻的诗歌音色;而她的长诗则雄浑热烈,如岩浆喷发一般,将深刻的文化洞察融入到对生命、对灵魂的歌唱之中,具有雄浑的诗歌音色。

    评论家林馥娜概括阮雪芳的诗的特点为“变焦式的诗意摄取与呈现”。她认为阮雪芳的诗能抓取不同时空节点的意象,从而完成一部部诗的微电影。这些诗所呈现出来的画面感、镜头感与故事性形成了阮雪芳诗歌创作手法的主要特征。阮雪芳的诗歌善于以小见大,由浅入深,经常由渺小、卑微的事物入手,直抵宏大、普遍的精神层面,而这则得益于她聚焦镜头、抓取意象的能力。她的诗歌常能通过焦距的伸缩,简洁、通透地完成诗意的呈现。阮雪芳的写作具有题材较广、指涉层面较多的丰富性,能够以语言的节制、情感的沉敛与诗意的深邃构成诗歌生存、发展的暗力。林馥娜还着重指出,日常生活中的阮雪芳和作品中呈现的阮雪芳是不同的两种人格,日常生活中的她是温和柔软的,而作品中的她却是冷静而坚强的,这看似分裂的两种格调,反映了阮雪芳在自我上的矛盾和她对更高人生境界的追求。

    诗人唐驹也指出阮雪芳现实生活状态和诗歌状态的差异,她认为阮雪芳的诗歌“是干预灵魂的,因此有超人的深度”,其诗歌意象维度是多样化、立体化的,在黑暗中有闪电,在绝望中蕴含着希望。这种不一致体现出阮雪芳的诗歌具有一种“反抗”的特质,而这种“反抗”即是诗人干预灵魂的一种方式。阮雪芳不甘于当一个“小女人”诗人,也不甘于受身份的局限与束缚,她渴望真正的自由,渴望脱离女性枷锁的束缚。这种渴求反映到她的诗歌中,便呈现出了这种表层与精神的不一致,也成为阮雪芳“从身份的牢笼到精神的旷野”的内在动力。

640 (3).jpg

活动现场照

一枚醒着的钉子

    阮雪芳表示是诗歌给了她撕裂生活、打破既定思维模式的勇气,在诗歌创作的过程中,是痛苦让她明白了生命之重是什么,也让她懂得了一个诗人的使命。她在痛苦和黑暗中沉淀下来,找寻着生命的原乡,作为一个诗人,她必须以更为决绝、严酷的方式对待自己的写作。她不知疲倦地记录着女性特殊时期的状态,记录着她们的“蝴蝶与风暴”。阮雪芳强调,作为一个活生生的人,尤其是一个诗人,是不能去逃避生活的,而应该直面现实,揭开生活血淋淋、不堪而真实的一面。正如诗歌《一枚醒着的钉子》中所说,一个诗人要像“一枚醒着的钉子/冷冷地钉在地球表面”。写诗虽然是一件私密的、个人的事情,但当诗歌完成以后,就再也不是个人的了,而是人类的。

    塞壬认为阮雪芳的诗歌摒弃了小趣味、小情绪、小哀愁、小情爱,从而同时具有了水的质地和红酒的醉意,充满了巫性和神喻。她的诗在一以贯之地书写女性所感到的“疼痛感”,女性的觉醒与挣扎,及其在绝望中感受到的黑与冷。她形容阮雪芳的诗歌是走过了地狱抵达天堂的一束光,是一种痛从暗夜向黎明的一跃。从阮雪芳的诗里,她看见了阮雪芳从黑暗里向上跃的瞬间,但看不见过程,因为诗歌呈现的是最后的结果。女性自古以来的宿命便是被男人和孩子束缚,被身体的原罪绊住,到21世纪,女性仍未彻底摆脱这样的观念界定。但阮雪芳的诗歌一开始就从这样的束缚中跳脱出来,直接抵达宏大、深刻的层面。她用对“疼痛感”的书写,解开了女性在传统观念和庸常生活中的绳索。

   陈培浩形容阮雪芳是一个不断超越个体而走向综合的诗人,她的诗歌创作有三方面的对立:有对男权文化的审视,但不陷于孤冷的女性主义;有对现实的关怀,更有精神上的悲悯和省思;有深远的宇宙意识和博大的情怀,但不囿于情绪的深渊。正是这种在荆棘的诗路上不断自我完善和超越的追求,使阮雪芳的诗歌同时具备“钉子”一般的穿透力和宏大、广博的艺术境界。

    诗人孙文十分认可阮雪芳在诗歌创作上的成就,无论是从技法,还是从思想内容上,但她最看重的是阮雪芳诗歌上体现出的格局与胸怀。孙文称,在阮雪芳的诗里她看到了风骨和生命真实的存在;她继而否定了“女人都是水”的传统观点,指出阮雪芳的诗歌柔中带刚,呈现坚韧、蓬勃的生命力。

    据悉,本期为深读诗会的第十二期,深读诗会圆满地运行了整整一年。走过一年历程的深读诗会将以《特区文学》专刊的形式,集结12位主题诗人,做一次集中的展示。并且,深读诗会也将在年内举办名为“12+”双年诗歌文学展的大型活动,作为“深圳读书月”的活动项目之一,这次活动将非常令人期待。

640 (4).jpg

活动现场照

精 彩 花 絮

640 (5).jpg
640 (6).jpg
640 (7).jpg
640 (8).jpg
640 (9).jpg
640 (10).jpg
640 (11).jpg
640 (12).jpg
640 (14).jpg
640 (15).jpg
640 (16).jpg




Tags:深读诗会 阮雪芳 写诗 生命 责任编辑:master
】【打印繁体】【投稿】【收藏】 【推荐】【举报】【评论】 【关闭】 【返回顶部
上一篇情感抵达指尖就是诗, “深读诗会.. 下一篇深读诗会 | 第八期 | 主题诗人眉..

评论

帐  号: 密码: (新用户注册)
验 证 码:
表 情:
内  容:

相关栏目

最新文章

图片主题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相关文章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