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讨会现场
8月5日,中国作协创研部、广东省作协、深圳市文联共同主办的“彭名燕长篇小说《倾斜至深处》研讨会”在中国作协举行。中国作协党组成员、书记处书记李敬泽,广东省作协主席、党组书记廖红球,党组副书记孙丽生,党组成员、专职副主席廖琪、张建渝,深圳市文联党组成员、专职副主席钱强、深圳市作协主席李兰妮等出席了会议。会议由中国作协创研部主任梁鸿鹰主持,来自北京、广东、深圳的专家学者30多人出席了会议。
作者:彭名燕
彭名燕是深圳市作协名誉主席、广东省作协副主席,著名作家,在多年的文学创作生涯中,勤奋创作,笔耕不辍,迄今为止,已出版《世纪贵族》、《大腕》、《杨门家风》、《岭南烟云》等长篇小说、报告文学、散文集十多部,发表散文随笔若干;担任编剧的影视作品代表作,如《黄山来的姑娘》、《巨人的握手》、《家风》、《深圳湾》等。曾获全国“八五”优秀长篇小说奖、国家优秀影片奖、电影金鸡奖、电视剧飞天奖以及广东省鲁迅文学奖、五个一工程奖等多项奖项。
与会评论家普遍认为,《倾斜至深处》这部作品,是作家彭名燕迄今为止写得最深刻、最独特、最有功力的一部小说。她把仙鼠伺暗,飞蛾候明写入了左江右湖,她把针头线脑写成了天枢地轴,她用亲情渲染冲突龃龉,全书矛盾迭起,络绎奔发,把人间万象中的人际关系倾斜至深处。作品语言老辣,叙事从容,描写细腻,人物生动。虽没有惊心动魄、波澜壮阔的历史事件,但却把生活中的内在矛盾、日常中的内在紧张、情感中的内在冲突、人心中的内在图像、人际中的内在关系,把握并描摹得丝丝入扣,动人心魄,引人入胜。体现了作家对人生和社会认知的高度,对多元文化语境下不同国族、阶层的人类生存痛感体验的深度。
专家指出,这部作品,在中国当代文学创作中,第一次触及全球化时代跨国家庭之间生活观、价值观等方面的巨大冲突,第一次将多元文化的碰撞集中到一个家庭的舞台,通过家庭出身、教育背景、成长环境、意识形态、宗教信仰不同的几个主要人物(一个家中,五个国籍、四种信仰,俨然是一个小联合国)的日常生活进行呈现,为中国文学画廊增加了新的人物、新的主题、新的色彩,为全球化时代多元文化的命运展示了新的图景。这是一部不可多得的文化小说,别开生面的地球村世情小说,也是耐人寻味、可供多面解读的人类学、社会学、文化学文本。作品的成就是多方面的。
贺绍俊认为,《倾斜至深处》是一部很奇特的小说。这部小说最大的价值,也即最具独创性的价值,是塑造了一个特别的人物形象杰克。这是一个具有极端化倾向、自我意识非常强烈的人物,在他身上可以看到不同文化混合所起到的作用。他是被全球化精心打造出来的一个异类——典型化的“全球人”。他在“全球化”的进程中习惯于与移动中的世界和虚拟世界打交道,而如何与正常人来往则变得很陌生了。这种的人物形象在以往的小说中没有出现过。贺绍俊特别提出,在欣赏彭名燕这部作品丰富细腻的感觉、充满感性湿润圆滑的文字时,不能这部小说当成是杯水风波的日常叙事,其实作品写的是“全球化”的日常叙事。
牛玉秋认为,从文本表层呈现上看,《倾斜至深处》触及到的无非是生活中的鸡零狗碎,繁琐小事,但这部长篇小说却是彭名燕迄今为止最为深刻的作品。这部小说写了一场战争,一场岳母与女婿之间的战争,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一场没有胜负的战争,一场错综复杂的文化战争。
钱强谈到,近几年,名燕耐住寂寞,从容写作,笔力不减,甚至状态更佳,进入一个新的喷薄期,一个随心所欲不逾矩的新阶段。庾信文章老更成,凌云健笔意纵横。这是她的生命境界的自然呈现,展示出一种经过岁月洗礼后对自我的新超越,对社会人生、历史现实认识的新高度。这从今天进行研讨的名燕的长篇小说《倾斜至深处》可以得到清晰的体现。(摄影:王纪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