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TOP

在“现场”书写变革中国
2013-11-24 10:38:44 来源: 作者: 【 】 浏览:1211次 评论:0

◀曹征路文集出版座谈会将于今日在深圳中心书城举行。 (受访者供图)


深圳商报记者 谢晨星 实习生 陈春燕

    无论是走上写作的道路,还是出版这套文集都是深圳作家曹征路未曾想过的,“去年吃饭时出版社说要出一套我的文集,我以为是在开玩笑”,曹征路说。仅仅一年,7卷200万字的《曹征路文集》面世,成了深圳文学史上的一件大事。

    《曹征路文集》由深圳海天出版社出版,收入曹征路创作的主要作品,包括长篇小说两卷,中短篇小说三卷,随笔文论卷和报告文学电影剧本卷。这也是曹征路40年写作生涯的第一部文集。今天,由深圳市委宣传部、深圳市文联和深圳出版发行集团共同主办的“《曹征路文集》出版座谈会”在深圳中心书城举行,来自文学、出版、评论界的30多位专家学者将以文集出版为契机,聚焦这位当代文学史上独树一帜的重要作家。

勾勒40年创作脉络

    在很多人眼里,曹征路是大家熟知的小说家,但其实,他还是影视剧写作的作家和编剧。《曹征路文集》除了收录著名短篇小说《开端》、《山鬼》;中篇小说集《只要你还在走》、《那儿》、《请好人举手》;长篇小说《贪污指南》、《非典型黑马》、《问苍茫》;理论专著《新时期小说艺术流变》;更有电影《风儿轻轻吹》、《我心也浪漫》,电视剧《坠落的树叶》、《组织部又来了年轻人》,几乎囊括曹征路所有的代表作和名篇,整体勾勒出他自上世纪70年代以来的创作脉络。

    文集的选目全部由曹征路本人决定,因此,一定意义上这套《曹征路文集》也算是“曹征路作品自选集”。迄今为止,曹征路创作作品总字数超过400万字,而此次出版的《曹征路文集》只挑选了其中的大半,应该说是他本人最看重,也最有代表性的一次作品集纳。

    这其中,无论是早期作品还是近期作品,曹征路都没有做任何修改,“作品是按原样选进来的,标点符号都没改。”因此,从文集中可以看出曹征路写作风格和题材的变化。

被人推着踏上文学之路

    从部队到企业到文联再到高校,曹征路的跨度是那个时代人少有的,虽然他并不认为这些跨越出于主动选择,但无疑每一步都推动着他在文学道路上走得更深更远。而来到深圳的20年里,更是让曹征路进入文学的沉淀期,创作出《贪污指南》、《非典型黑马》、《那儿》、《问苍茫》等一系列佳作。

    已在深圳大学教了十几年书的曹征路,在广东文坛被认为是“大器晚成”的作家,但其实曹征路早在40年前就已经开始文学创作。作为新中国的同龄人,他在中学时代开始接触文学,有幸在“文革”前就阅读了大量经典,从托尔斯泰、陀思妥耶夫斯基到巴尔扎克,几乎读遍了所有19世纪现实主义的名著。随后上山下乡,当兵入伍,不小心成了当时部队里的“知识分子”。

    1971年,部队抓文艺创作。“那时候在山里开工,非常苦。领导问谁会写小说,我就充大头说会写,其实都是瞎搞。‘文革’刚过,风气未开,其实大家都不懂怎么写。”在这种歪打正着下,他的第一篇小说《开端》诞生了。这篇反映军旅生活的短篇小说反响不错,创作欲一发而不可收,第二年《解放军文艺》向曹征路约稿,部队特批了两周假期,小说发表后还被翻译成英文、法文介绍到国外。凭借这两篇小说曹征路为部队争取了不少荣誉,被记了一次三等功。他的文学创作就这样断续而懵懂地开始了。

    退伍后,曹征路进入安徽铜陵一家企业工作,一本《东汉会要》促成他写出了至今还在网上流传的历史小说《李固之死》,文章投给安徽的《清明》杂志后,编辑特意用蝇头小楷写了一封长达五六页的信跟他讨论这个小说,这篇小说最终拿了600元稿费,而当时他的工资只有30多元,顶上近两年的工资,这也让曹征路尝到了甜头。之后奉命筹备成立市文联,曹征路担任副主席、作协主席,一干10年。期间曹征路维持着一年两三篇小说的创作频率,也陆续在《收获》、《雨花》、《广州文艺》等南中国的刊物上发表作品。1984年全国优秀小说评选,华东地区进入第二轮的七篇小说中,有三篇是曹征路的作品。

    1993年,已评为一级作家的曹征路应老同学之邀来深圳大学办杂志,取刊名为《闯天下》。两年后他留校任教,主讲现当代文学。发表作品逾400万字,著有《新时期小说艺术流变》。

深圳激发了文学自觉

    如果说以前的创作都还处于懵懂时期,那么来了深圳才有了真正的文学自觉,“现实的刺激超乎小说家的想象”,曹征路说,在深圳这个特区城市,看到了太多现实的无奈,才开始思考小说该有的表达内容,认为小说应以揭示社会的真实面貌为宗旨。他告诉记者,虽然写了40年,但是质量最好的还是来深圳之后的作品。也许这就是对他“大器晚成”评价的由来。

    成名作《那儿》刊发于2004年《当代》第五期,这部描写国企工人因改制一步步丧失“工人阶级领导一切”主人翁地位、逼到社会底层甚至走向绝路的故事,以其超强震撼力被认为是2004/2005年“最具震撼力的小说”,并获得广东省鲁迅文艺奖。中国作协的雷达评价说,《那儿》是具有文学史意义的作品,是一个值得研究的特例;小说具有说真话的品性,传达出历史的声音,呼唤工人阶级的主人翁意识,作者具有强烈的现实主义精神和悲悯情怀。中国社科院文研所白烨则表示,广东的作品大都贴近现实,但像曹征路这样有批判意识的不多。

    而他的长篇小说《贪污指南》,更是被称为“第四种反贪题材”,选择了将办案和被调查者放在一个平衡的平台上,互相斗法,从而揭示反贪腐存在的问题。《问苍茫》写的就是他熟悉的深圳,表达的是他十几年来对社会生活的认识和思考,包括粗放的外向型经济所带来的问题,对工人合法权益的保护,政策驱动与现实的脱节等等。也为他带来了当代中国的“小林多喜二”这样的称号。

   《人民文学》主编李敬泽说,从曹征路的整体作品来看,他是找到了认识上的出发点,不是一般意义上的理想主义;看他的小说是认识上的解毒剂,在我们的心中有像星空一样照耀的东西。评论家孟繁华认为,曹征路在以“现场”的方式表现社会生活激变的同时,更以极端化的姿态或典型化的方法,发现了变革中存在、延续、放大乃至激化的问题。


 

Tags:现场 书写 变革 中国 责任编辑:tea
】【打印繁体】【投稿】【收藏】 【推荐】【举报】【评论】 【关闭】 【返回顶部
上一篇读书月打工文学论坛“我的中国梦 .. 下一篇“九江龙”散文奖颁奖深圳作家获..

评论

帐  号: 密码: (新用户注册)
验 证 码:
表 情:
内  容:

相关栏目

最新文章

图片主题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相关文章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