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TOP

中国式乡愁已绕不开这位打工诗人——《纸上还乡》去年引西方媒体关注 昨参加央视乡愁纪录片拍摄 成名后安守本职
2014-07-29 14:56:20 来源: 作者: 【 】 浏览:1573次 评论:0

01.jpg

郭金牛近照。

    作为龙华一名普通的出租屋综管员,48岁的郭金牛从来没有想过,有一天,无论是西方媒体还是我国的央级媒体,在谈论中国式乡愁时,都已经绕不开他了。昨天,中央电视台在拍摄关于乡愁主题的纪录片时,郭金牛作为农民工诗人代表接受采访。而这次关注的起源,则离不开他去年6月在第44届鹿特丹国际诗歌节上的“优异表现”。

《纸上还乡》让他亮相世界诗坛

    1993年,郭金牛从老家湖北来到深圳。往后的日子,他一直在为生存奔波。很长一段日子里,热爱诗歌的他生活里没有诗歌。也正是那段与诗歌暂别的日子成了他如今诗歌灵感的源泉。辗转多处,郭金牛到了龙华油松社区出租屋综管站上班,一直到现在。有了稳定的工作后,郭金牛重拾写诗歌的爱好。“每个人对生活都有自己记录的方式,而我的方式是诗歌。但记录的不只是我个人的真实写照,而是打工者这个群体。”郭金牛说。

    偶有作品,郭金牛便会往本报《打工文学》周刊及《诗品》等刊物投稿。每次被选用刊登,郭金牛都特别兴奋。“写诗歌只是我的爱好,我对自己的诗歌并不是很有信心,能被选用对我的鼓励特别大。”郭金牛说。

    一次偶然的机会,郭金牛在一个文学群里看到别人发的一个链接,是关于第44届鹿特丹国际诗歌节的。鹿特丹国际诗歌节是世界上最重要、最有影响力的诗歌节之一。曾参加这个诗歌节的诗人涌出了许多“大牌”,有聂鲁达、布罗茨基、帕斯、沃尔科特等一大批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以及中国诗人北岛、杨炼、西川、翟永明等。

    抱着试一试的心态,郭金牛投了一篇题为《纸上还乡》的诗歌。“……纸上还乡的好兄弟,除了米,你的未婚妻/很少有人提及你在这栋楼的701/占过一个床位/吃过东莞米粉。”这首诗歌是曾经在富士康打工的郭金牛目睹工友跳楼后写下的。这首饱含深情的诗歌在那一届诗歌节上备受关注,在海外被翻译成英语、荷兰语等,引发了西方媒体的强烈关注。德国《南德意志报》文化专栏首页以整版方式,刊出介绍郭金牛的文章并推介当代中文诗,文章主题聚焦“‘无声者’的声音”。瑞士苏黎世大学的两位学者来到深圳造访郭金牛,拍摄了一个关于他和中国诗歌的电视纪录片。

参加央视乡愁纪录片拍摄

    朦胧诗人代表之一杨炼在《纸上还乡》的序言里说,郭金牛的诗,宛如二十一世纪中国社会的一只“钻孔”,深入广袤无声的地下,使我们得以从多个角度窥见当代中国最庞大辛酸的主题:农民工的生涯,和他们的内心。乡土情结、与生俱来的浪漫精神、普通人的七情六欲,以及“另外一个人民”(郭金牛语)的朴素情怀,在坎坷、复杂、悲凉的底层经验的打磨熬炼下,逐渐形成了一种十分特别的灵动尖锐、一咏三叹的语言风格。

    也正是因为《纸上还乡》,目前在龙华油松社区出租屋综管站上班上班的郭金牛名气越来越大,前来采访的媒体越来越多,郭金牛似乎成了中国农民工诗人的代名词。昨天,中央电视台拍摄关于乡愁主题的纪录片,郭金牛作为了农民工诗人代表接受采访。但他认为,自己的生活并不会因此改变,仍继续踏踏实实干好综管员的工作。尽管工资除了交房租和吃饭所剩无几,但他仍然热爱诗歌,而且只把诗歌当爱好。“文学是精神上的,职业是生活上的,两者不能混为一谈。如果把文学当成一种谋生方式,那样会有压力和负担。”在郭金牛看来,文学是为精神服务的,而不是为金钱服务。本报记者 徐蔚昕(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Tags:中国式 乡愁 这位 打工 诗人 《纸上还乡》 去年 西方 媒体关注 参加 央视 纪录片 拍摄 成名 后安守 本职 责任编辑:master
】【打印繁体】【投稿】【收藏】 【推荐】【举报】【评论】 【关闭】 【返回顶部
上一篇纸上还乡:漂泊者的诗情——新区.. 下一篇全国青年产业工人文学大奖初评—..

评论

帐  号: 密码: (新用户注册)
验 证 码:
表 情:
内  容:

相关栏目

最新文章

图片主题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相关文章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