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TOP

首届深圳文学季:探索在场的文学表现方式
2014-11-14 17:20:25 来源:南都 作者:周正阳 【 】 浏览:1130次 评论:0

0.jpg

移民梦·文学梦深圳经典诗文音乐会是首届深圳文学季活动之一。李智杰 摄

    10月31日“首届深圳文学季”掀开帷幕,文学季萦绕“回到文学阅读”、“文学24小时”这两个关键词,将举办诗歌年会、文学峰话、文学讲座、文学研讨、文学图书首发式等多种样式的文学活动,其中不泛创新之举,比如邀请众多文学名家,以文学的方式与市民一起跨年,将城市文学化,以超越日常的在场感探索文学新的表现与传播方式。整个文学季将跨越至2015年1月1日。

    文学季邀请文坛名家与深圳人一起跨年

    经过14年的运转,“深圳读书月”已经成为这座城市普及阅读、影响全城各阶层读者的常态文化节日,但一个面向中高端文化群体、挖掘深圳文艺原创力量的“节日”,却姗姗来迟———“文学季”甫一推出,就被寄予了厚望,长达2个月的时间跨度,将成为深圳文学力量持续演绎的综合舞台。

    如果你热衷于网络“拍砖”,欲成为知名网络写手,深圳原创网络文学拉力赛可能会捧红你的ID;如果你是资历尚浅的“非著名”诗人,你同样有机会在众多诗文朗诵(演唱)会中抑扬顿挫地念出自己的大作;“中国诗人进学校”活动让深圳育新学校的师生近距离聆听大师教诲;而最具仪式感的压轴好戏则在12月31日上演,深圳书城中心城将用一系列“文学跨年”活动为市民掀开新年的篇章———那个深冬的夜晚,多场新书签售会、名家签赠见面会将成为文学接力的火炬,把整个中心书城———那片文艺因子自由飘荡的地域,映耀得灯火通明。届时,“用文学来跨年”会不会成为一种轰动全城的时尚风潮呢?

    “首届深圳文学季将展示推介深圳文学三十多年来所取得的成果,研究探讨深圳文学的现象思潮风格流派,总结深化深圳文学发展的经验做法,通过多项丰富而富有创意的活动,彰显文学原创活力,推动精品陆续涌现,壮大文学深军队伍,形成创作批评互动合力,巩固形成作家群落,涵养完善文学生态,增强社会对深圳作家和深圳文学的关注了解和深入认知,努力实现广大作家和文学爱好者的文化权利。”深圳市作家协会驻会副主席于爱成告诉南都记者。

    “电视书”与“跨界作家”将成为深圳文学新的生长点?

    “我们迫切地希望,深圳能够诞生一批具有丰富基层生活经验的一线作家,这样的作者能够深刻地把握深圳的肌理,比专业作家更能写透深圳,但遗憾的是,这类一线作家创作功力还稍嫌稚嫩,文学语言提炼火候尚有不足,跟专业作家相比文学修养还有较大差距,他们还不足以形成深圳文坛的强势替代性力量。”11月上旬,在深圳某文化机构举行的一场作品研讨会上,深圳作家协会副主席、深圳大学文学院副院长南翔道出了当下深圳文坛的“转型”状态。

    曾经,扛起深圳文学大旗的诸多标签———“青工文学”、“打工文学”等,与现今高速化、信息化的深圳城市氛围已发生了脱节,人们需要探索一种全新的写作流派和叙事模式,来挖掘当下深圳更为深层的人文内涵。因此,具有多个城市生活经验,同时又具备“文理兼修”跨专业背景的作家,才能恰如其分地对应深圳“移民城市”与“科技城市”的定位,才最吻合深圳文学创作的当代需求。

    量子就是这类“跨界作家”、“业余作家”的代表之一,他原是物理系专业学子,他的代表作《深圳闯荡记》涉及了多个人物角色和场景变换,处处与深圳的城市属性挂钩———从早年的知青,个体户,倒卖国库券、外汇券和股票认购证的黄牛党,到后来的官员、老板、海外华人、逃港者、学者、教师、发明家、包工头、职场“屌丝”、八零后大学生、农民工乃至按摩女、“二奶”等……一个个绘声绘色的基层人物小故事,绕开了以往描述深圳的同类文学文本宏大叙事的传统写作方式。“我们试图在本书中尝试一种互联网时代的‘群传体’小说体裁,由主创搭建一个统一的故事背景和平台,然后,一群人各自写下独立的故事,最后,由主创将这些故事整合为一体。”量子透露,这种“集体创作”的模式,是一种新颖的探索,它意在改变“闭门造车”的创作模式,突破个体作家的思维局限性,使写作流程更加细化并初具“分工”意识。原来,在工业化程度颇高的深圳,连写作的过程都能如同“机床”一样切割和重组,且不论这种创作模式利弊几许,至少它提供了一种新的可能性。

    深圳独立文化学者胡野秋则认为,深圳文学升级,应当有信息化思维和跨媒介思维,“近年有一种叫‘电视书’的新兴体裁——— 简而言之,它是结合了影视与文本创作的共同特点而衍生的一种新的文学表现形式,媒介、数码科技高度发达的深圳,除了进一步拓展文学创作本身的内涵和高度外,也应与最前沿的信息科技挂钩,利用科技优势不断突破文学创作的形式、体裁和媒介载体。我们需要文本的多样、载体的多样和文学家个人灵魂的多样,有了这些‘多样性’,深圳的文学才能真正蓬勃起来。”

    在深圳,批判性的文学交流研讨氛围日渐形成

    本次深圳文学季还将举办两场别致的“学术研讨会”,11月28日,庞贝长篇小说《无尽藏》学术研讨会在深圳图书馆举行;12月1日,深圳市文联举办吴启泰作品学术研讨会……这些研讨会常能掀起激烈的意见交锋,有作家戏称“批判大会”。

    一种良性的批评研讨氛围,在深圳已经形成。“过去,作品研讨会更多是一种‘一团和气’的赞歌大会,许多专家学者迫于所谓的‘颜面’,不愿当面提出尖锐问题,对作品所存在的缺陷也常常是轻描淡写地带过去……但是,近年深圳的作品研讨会再也不是这个风格了,与会者常常抛出极其尖锐的批评意见。”在深圳作家陈南宁看来,“自由意见市场”在文学交流活动中逐渐形成,使文学研讨不再是隔靴搔痒的“过场”,这也将对深圳的文学发展产生有益的助力。

    “研讨会从数量频率、风格特点、质量水平上看,近年深圳都有较大的增加和提升。”于爱成也有类似的印象。作为一个新兴移民城市,深圳的包容度和自由度在意见表达上得到了较为充分的体现,即使并没有丰厚的“文学底蕴”,深圳也能积攒出更为蓬勃的文学后劲来。

  

Tags:首届 深圳 文学 探索 在场 表现 方式 责任编辑:master
】【打印繁体】【投稿】【收藏】 【推荐】【举报】【评论】 【关闭】 【返回顶部
上一篇深圳举行辛波斯卡 诗歌分享会 下一篇深圳经典诗文音乐会昨晚举行

评论

帐  号: 密码: (新用户注册)
验 证 码:
表 情:
内  容:

相关栏目

最新文章

图片主题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相关文章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