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熙远说,读书改变命运。

沙井裕富达电子厂员工在认真听讲座。

唐小林认为,文学批评要坚持自己的独立人格。
本报讯(记者 黄国焕/文 通讯员 刘让文/图)进工厂、社区免费讲座,送签名著作,送本土刊物,面对面交流……沙井街道在读书月中的本土名家讲座活动接地气、聚人气,给广大劳务工带来了一场场文化盛宴。
“我出生于广西一个非常贫穷、落后、偏僻的小村庄,它的名字叫毛拜陀,至今还没有通往外界的公路,而我在那里生活了整整20年。”11月15日下午,在沙井大道文化公社,开讲的是宝安作协主席王熙远。他说,故乡毛拜陀虽然是穷乡僻壤,但也在他的生命里留下了独特的生存体验和神秘的古老文化。而正是这些东西,成为他日后拼搏进取的精神支柱。王熙远以“《神巫毛拜陀》创作漫谈”为题,跟在座30多位打工作家和文学爱好者进行了交流。“没想到作协主席背后也有这么艰辛的历程。”打工作家万迎元感慨道。
11月18日下午,草根评论家唐小林在沙四蓝天工业园图书馆二楼作了题为“贾平凹文学批判”的讲座。唐小林说,文学批评一定要坚持自己独立的人格,否则很容易变成“拍马屁”。文学市场上也有“托儿”,作为读者一定要擦亮眼睛,不迷信权威,有甄别、有批判地去读书。
沙井街道在读书月期间共策划了12场本土名家讲座,内容以文学为主,涵盖本土历史、摄影和书法等。本次系列讲座活动主讲嘉宾还有唐成茂、戴斌、郭建勋、程建、曾楚桥、胡正中、苏伟民、王文舵、黎映现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