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工文学作家唐诗(前右一)、谢端平(前右二)与《中国作家》总编辑王山(前左一)现场交流。
本报讯(记者 张萍 特约记者 唐成茂/文 记者 雷小舟/图)作为今年读书月的重点主题活动,2014宝安区写书、读书、品书、评书会暨全国第十届打工文学论坛于11月21日下午在宝安劳务工博物馆举行。
《中国作家》杂志社总编辑王山,广东省作协副书记、副主席孙丽生,天津文艺理论学会会长任芙康,上海《文学报》总编辑陈歆耕,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综合编辑室主任陈彦瑾,深圳市文联党组书记、主席罗烈杰,深圳大学文学院副院长南翔,深圳市作协专职副主席于爱成等专家学者,以及众多优秀的打工作家齐聚一堂,共同为打工文学的发展献计献策。
围绕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陈诗哥、唐小林、郭金牛、唐诗等几位打工文学作家代表畅谈打工文学如何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唐诗说:“我要让自己的作品更接地气,用生活的养分滋养作品,传播更美好的东西。”宝安80后作家阿北表示,他要用有温度的文字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文学是生活的馈赠”“文学要见真心”“童话是真的”“文学的出路在于作家本身”,他们的发言引起与会专家的强烈共鸣(本周《打工文学》周刊将刊登详细内容)。
王山点评陈诗歌的发言说:“他经历了汶川大地震生与死的考验,在深圳开始读童话、写童话、研究童话,特别是‘打工文学作家最应该读童话’这句话让我非常受触动,我想我也应该读一读,也许会有意想不到的人生领悟。”
本届论坛还推出了深圳十大观念组歌之《让城市因读书而受人尊重》,并正式启动由《中国青年报》、深圳读书月组委会、宝安区文联联合举办的“宝安杯·鲲鹏展翅——全国打工青年诗歌大奖赛”。据悉,由贺敬之题名的深圳市伶仃洋诗社、宝安国际诗歌论坛也已开始筹备。
此外,“深圳(宝安)劳务工博物馆·打工作家作品陈列馆”也于当天揭牌。据了解,为推动打工文学的发展,宝安区委宣传部、区文体旅游局在劳务工博物馆建立了打工作家作品的陈列馆,其中收藏和展示了劳务工创作的一些文学作品和相关的原始资料,详实反映和记录了改革开放30多年来深圳劳务工文学的面貌和发展脉络。
此次活动由深圳市读书月组委会办公室、宝安区委宣传部、深圳市文联、宝安区文联、深圳市作家协会、石岩街道办、区作协等单位联合举办。
■专家语录
广东省作协副书记、副主席孙丽生:
宝安是打工文学的发祥地,也是打工作家成长的热土,可以说,宝安引领了打工文学的发展。打工文学要向经典进发,从铺天盖地的现状走向顶天立地的境界,要夯实高原,走向高峰。
深圳市文联党组书记、主席罗烈杰:
今年的打工文学论坛是在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文艺座谈会重要讲话精神的特别背景下举行的,同时,这也是读书月的一项重要主题活动。这是一个特别又重要的文学活动,深圳打造文学之城离不开打工文学的发展。
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综合编辑室主任陈彦瑾:
第一次参加打工文学论坛,我感觉到打工文学作家们扑面而来的质朴的生活气息。他们的精神力量让我感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