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卷首语
上一期卷首语里我们说到六代人济济一堂的文坛盛况,其中特别说到王蒙的中篇小说《奇葩奇葩处处哀》,这一期我们又选了老先生的短篇《仉仉》,一方面是我们对老作家笔耕不止精神的致敬,另一方面也是王蒙先生的作品确实打动了我们,让我们割舍不下。其实,像当年扔出《春之声》《夜的眼》《风筝飘带》“集束手榴弹”一样,王蒙在今年春天也集中推出了三个不一般的小说。除了我们选的《奇葩奇葩处处哀》《仉仉》外,发在《中国作家》今年第四期的《我愿意乘风登上蓝色的月亮》也是一篇关于女性命运的佳作,限于篇幅只能遗憾了。《仉仉》不是写普通生活的状态,而是高度抽象了个体精神生活是如何从追求典雅、高尚到被迫走向它的反面,尤其将这一精神轨道设计给一个农村青年,意味更为深长。人本身具有审美的天性,具有天然的审美味觉,但这种天然审美味觉遭到破坏的过程,就是人性撕裂的过程。小说绵里藏针,在人物命运背后深藏着对暴力文化的针砭。
本期的其他小说也各有机锋和韵味。叶广芩的《扶桑馆》是继去年《太阳宫》之后本系列的又一部力作,笔力圆熟,节奏自然。年轻作家宋小词的《锅底沟流血事件》从现实生活出发,又超越事件表象,探讨世界、人性的复杂性。作为80后的乡土叙事,宋小词和西北的马金莲一样,接地气,深扎厚土,远离个人藩篱,在更大空间展示对世界的关注。叶辛和李约热的小说,都是关于情感的故事,但两代人的视角不一样。前者是知青命运的延续,后者则是青年的新恋爱观和恋爱方式。王传宏的《逃离》也是一部非常生动又耐人寻味的作品。小说的主人公颇不同寻常,在逃离中寻找价值,又在逃离中实现价值,当然还在逃离中失去价值。光盘、李治邦的小说情节跌宕起伏,悬念重生,属于好看的小说,读者自然不会错过。刘庆邦以短篇高手著称,善于拈来身边琐事,深度开掘。事关隐私与暴露,看似在漫画我们熟悉的人际纠葛,细品也是隐私权与自律的关系,及至社会生活的显、潜规则,莫不如此。
目 录
中篇小说
《扶桑馆》 叶广芩
选自《北京文学》2015年第5期
创作谈:平和内敛唐先生
《逃离》 王传宏
选自《创作与评论》2015年第5期
《锅底沟流血事件》 宋小词
选自《长江文艺》2015年第5期
《我的“再生人”太太》 光盘
选自《广西文学》2015年第5期
《情何以堪》 叶辛
选自《红岩》(双月刊)2015年第3期
《泄密者》 李治邦
选自《小说月报原创版》2015年第5期
短篇小说
《仉仉》 王蒙
选自《人民文学》2015年第4期
《簕杜鹃气味的猫》 邓一光
选自《中国作家》2015年第5期
《只告诉你一个人》 刘庆邦
选自《上海文学》2015年第4期
《铁砧子》 杨遥
选自《野草》(双月刊)2015年第3期
《体面的牙齿》 吕先觉
选自《天津文学》2015年第4期
《我的战友李克勤》 刘跃清
选自《西北军事文学》(双月刊)2015年第3期
《消失在镜子后面的妻子》 李浩
选自《作家》2015年第5期
《所有鲸鱼都在海面以下》 索耳
选自《小说林》(双月刊)2015年第3期
《情种阿廖沙》 李约热
选自《小说界》(双月刊)2015年第3期
微小说
《灯殇》 陈永林
《智能手机》 申弓
《去乡下》 秦德龙
《机关制造》 游睿
《广厦》 袁省梅
《寻找张五斗》 蔡中锋
《孤儿》 刘斌立
《报恩》 仲达明
《再见座山雕》 刘泷
《临时协议》 赵晏彪
小说课堂
《贾府来了个年轻人》 王干
——从《红楼梦》说起
史料·我与《小说选刊》
《拐弯遇到爱》 王十月
特别报道
陕西卫视推出人气节目《华夏夺宝》与《开坛》(内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