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TOP

集聚辐射发酵效应体现,文学工程渐入收获
2012-04-21 22:56:19 来源: 作者: 【 】 浏览:1446次 评论:0
 集聚辐射发酵效应体现,文学工程渐入收获
  ——2008年深圳作协工作总结与2009年工作安排

  深圳市作家协会

  2008年,改革开放三十周年文学创作工程的集聚、辐射、和发酵效应得到更充分体现,由工程推动产生的文学成果陆续涌现,取得阶段性成果。深圳市作协以文学工程为统领,紧密配合深圳市委宣传部、深圳市文联工作部署,围绕这一中心工作,服务大局,抓住关键,扎实工作,讲求实效,关心作家,服务作家,重点加强青年作家队伍建设,努力为多出优秀作品、多出优秀人才创造条件,各项工作取得了新的进展。

  一、成功举办中国改革开放文学论坛

  2008年12月1日,经过中国作协和深圳市委市政府的高水平策划,充分筹备和精心组织,“中国改革开放文学论坛”在深圳中心书城成功举行。此次论坛,是从文学角度对改革开放成果的一次回顾总结,是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的一次标志性活动,是一次高规格的文学学术研讨,是2008年度中国文坛最引人注目的文学盛事之一。

  本次论坛的宗旨是“总结、探讨、宣传改革开放三十年来中国文学所取得的成就和经验,重点研究优秀文学作品、文学思潮和现象,为文学工程实施和文学精品创作提供良好舆论氛围、理论准备和学术支持”,目的是总结、研讨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我国文学事业的成就和经验,研究分析当前文学创作、评论中提出的新问题新课题,进一步推动文学事业大发展大繁荣。这既是对我国改革开放三十周年的隆重纪念,也是我们深入学习贯彻科学发展观,推动文学大发展大繁荣的一个具体举措。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年,政治、经济、文化各方面都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就。作为改革开放伟大事业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三十年来,我国文学事业蒸蒸日上,与时代同步,与人民同心,实现了文学创作、文学理论与文学批评的进步与创新,迎来了文学事业大发展、大繁荣的可喜局面。回顾这三十年的文学历史进程,既是总结成就,也是反思问题,从而掘进于未来。

  中宣部文艺局局长杨新贵,中央候补委员、中国作协主席铁凝,全国人大常委、中国作协党组书记金炳华,中国作协党组成员、副主席陈建功,中共广东省委副书记、深圳市委书记刘玉浦,广东省委常委、宣传部长林雄,深圳市委副书记、深圳市市长许宗衡、深圳市委常委李意珍,深圳市委常委、秘书长戴北方,深圳市委常委、宣传部长王京生,深圳市委宣传部副部长段亚兵,深圳市文联党组书记、主席董小明,深圳广电集团总裁王田良等中宣部、中国作协、广东省委和深圳市委、深圳市文联等领导出席了论坛开幕式。金炳华、刘玉浦、杨新贵在开幕式上作了重要讲话,铁凝、金炳华、陈建功、刘玉浦、许宗衡、杨新贵以及作家代表贾平凹、洪子诚共同剪彩揭开论坛序幕。深圳市委常委李意珍主持了论坛开幕式。有近百名来自全国各地和深圳的作家、学者参加这次论坛。其中,有新科茅盾文学奖得主,有从事各门类文学研究和理论评论的著名学者,有从事文学创作的知名作家,有资深文学出版人,及文学网站掌门人等。参加论坛相关文学活动的还有深圳市百名以上创作比较活跃的作家、深圳大学文学院的师生、热爱文学的中学生及打工作家。

  本次论坛由中国作家协会、中共深圳市委、深圳市政府主办,中国作协创研部、中共深圳市委宣传部、深圳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和改革开放三十周年文学创作工程组委会办公室承办,深圳报业集团、深圳广电集团、深圳出版发行集团等单位协办。内容由“改革开放文学论坛开幕式”、“改革开放三十年文学成就展”、“三十年中国文学学术研讨会”、“茅盾文学奖得主与读者见面会”、“文学名家与深圳市民互动”等版块组成。

  (一)论坛开幕式回顾和总结了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文学发展繁荣的光辉历程和宝贵经验,对文学创作工程取得的阶段性成果给予了高度的评价。

  开幕式上,金炳华首先代表中国作家协会向论坛的举办方表示热烈的祝贺,并对长期以来高度重视和关心文化建设和文学事业,对中国作协工作给予大力支持的广东省委、省政府和深圳市委、市政府以及深圳市委宣传部、市文联等有关部门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他说,这次论坛在我国改革开放前沿,三十年来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举世瞩目巨大成就的深圳市举行,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深圳市委、市政府和中国作协于2006年9月启动了中国改革开放文学创作工程。两年多来,我们共同组织了一批批作家到改革开放第一线采访采风、深入生活,激发创作灵感,积累创作素材;在中国作协重点作品扶持工程中特设改革开放文学专题,扶持了一批改革开放题材的重点作品;在《人民日报》《光明日报》和中国作协所属的文学报刊、网站等开辟改革开放文学创作专栏;同时陆续开展改革开放文学调研、研讨、展览、评奖和评论等一系列活动。这项文学创作工程已经取得了比较丰硕的成果,涌现了一批具有较大社会影响的优秀作品。他指出,改革开放三十年来,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指引下,文学生产力获得前所未有的解放。我国社会主义文学紧扣时代脉搏、贴近群众生活、反映人民心声,文学创作在题材、体裁、风格等方面日益多样,作家创作的艺术手法更加丰富,涌现出一大批优秀作家和作品。同时,文艺理论与评论也获得了长足发展,成就突出。文学作品又为影视、动漫等艺术门类提供了丰富的创作母本,中国当代文学作品正在逐步走向世界。文学界呈现出队伍大团结、创作大繁荣、事业大发展的生动局面。今天同时开幕的“中国改革开放文学成就展”,就是对30年来文学成就的一次集中展示。这些成就,是在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和亲切关怀,党的文艺方针政策得到正确贯彻,广大作家和文学工作者辛勤耕耘、努力工作,社会各界大力支持下取得的。

  金炳华指出,改革开放三十年的文学道路,是广大作家和文学工作者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科学发展观,投身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伟大实践,继承弘扬中华文化优秀传统和革命文学传统,吸收和借鉴国外优秀成果,不断开拓视野,实现文学创新,一步一步走过来的。改革开放三十年文学发展的历程表明,加强和改善党对文学工作的领导,坚定不移地贯彻党的文艺方针政策,是文学繁荣发展的根本保证;坚持以人为本、为人民写作,是文学发展繁荣的最终目的;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是三十年文学发展繁荣的基本途径;加强作家队伍建设,是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学事业的关键环节;遵循文艺规律,坚持与时俱进、不断开拓创新,是文学发展的强大动力;开展科学健康说理的文学批评,是文学发展繁荣的有力支撑;正确处理普及与提高的关系,是文学发展繁荣的重要原则;加强对外文学交流,是文学发展的重要条件。回首过去,我们无比欣慰;展望未来,我们满怀信心。我们要认真回顾和总结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文学发展繁荣的光辉历程和宝贵经验,进一步增强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更加自觉更加主动地推动社会主义文学大发展大繁荣。

  刘玉浦在致词中说,为顺应时代要求、更好地纪念改革开放三十周年,2006年中国作协和深圳市委市政府联合发起了“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周年文学创作工程”。工程启动两年多来,得到了包括深圳作家在内的全国广大作家的积极响应和踊跃参与,大家坚持“从人民创造历史的实践中集聚创作动力,在讴歌时代进步中推动文学进步”这一改革开放文学创作的主旋律,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入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第一线,创作了一批反映人们心灵呼唤、表达时代迫切要求的现实题材作品。今天,我们在这里举办“中国改革开放文学”论坛和成就展,就是要通过集中展示广大作家辛勤耕耘所取得的成就,系统地总结创作工程所积累的经验,更好地探索通过文学作品来表现时代风貌、讴歌时代精神的创作规律,鼓舞和激励广大人民群众继续投身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宏伟事业,共同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为辉煌的美好明天。

  (二)“改革开放三十年文学成就展”是对全国改革开放以来重要文学成果的一次形象生动的集中性展示。

  “改革开放三十年文学成就展”由两个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由中国作协指导、中国现代文学馆承办的“中国改革开放文学成就展”,是对全国改革开放以来重要文学成果的一次集中性展示,以及中国现代文学馆馆藏的部分现当代文学大师手稿、珍贵版本等。第二部分是由中国作协指导、深圳市委宣传部和深圳市文联承办的“改革开放三十年文学创作工程成果展”,成果展由“文学的春天”、“文学的脚步”、“文学的光荣”三部分内容组成,将改革开放三十周年文学创作工程启动以来涌现的优秀文学成果、文学活动也以图片形式进行了集中展示。与会领导和专家学者们兴高采烈地参观了展览,对改革开放取得的文学成果有了进一步形象地认识,并给予高度评价,对指导、策划、筹备这项工作的中国作协和深圳市委表达了敬佩之情。

  (三)“三十年中国文学学术研讨会”是这次论坛的核心部分,站在中国文学发展的高度,对改革开放三十年中国文学所走过的光辉道路进行思考和总结,探讨和宣传了中国文学所取得的成就和经验,展望了辉煌的文学未来。

  当天,“三十年中国文学学术研讨会” 在深圳图书馆召开。这是本次论坛的最核心部分。中国作协主席铁凝,中国作协党组书记金炳华,中国作协党组成员、副主席陈建功,中宣部文艺局局长杨新贵,中共深圳市委副书记、深圳市市长许宗衡,中共深圳市委常委、市委宣传部部长王京生,深圳市市委秘书长李平出席了会议并发表了讲话。著名作家、学者洪子诚、雷达、贺绍俊、潘凯雄、李敬泽、彭学明、王必胜、白烨、谢有顺、胡殷红等人出席了会议并发表了专题讲演。深圳文联专职副主席杨宏海、谢君心、王廉运、姚峰,深圳作协专职副主席李兰妮、深圳文艺评论家协会名誉主席胡经之、深圳报业集团副总编辑杨黎光等近百人出席了研讨会。深圳市文联党组书记、主席董小明和中国作协创研部主任胡平主持了会议。

  研讨会开幕式上,铁凝首先代表中国作家协会向本次研讨会的开幕表示热烈的祝贺,并对长期以来深圳市委和市政府热情关心和高度重视文学事业,对中国作协工作给予了大力的支持表示由衷的感谢。她说,“中国改革开放文学论坛”的举办,是今年我国文学界的一件大事,一次盛会。首先是因为这一论坛秉持的宗旨所体现的理论品格和现实精神。“中国改革开放文学论坛”的宗旨是“总结、探讨、宣传改革开放三十年来中国文学所取得的成就和经验,重点研究优秀文学作品、文学思潮和现象,为文学工程实施和文学精品创作提供良好舆论氛围、理论准备和学术支持”。本次论坛的论题,正是对改革开放三十年中国文学所走过的光辉道路的思考和总结,是这一宗旨的体现。来自全国各地的作家、评论家在一起深入讨论,不仅是对三十年来我们所坚守的文学价值信念的确证,更是对未来辉煌文学前景的期待;不仅为当代中国文学研究者所关注,同样会引起广大作家和读者的兴趣。我相信,只要我们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坚持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热切关注当代创作实践,深刻总结三十年来文学发展的经验,那么,本次论坛不仅对文学创作具有理论和学术意义,而且对当代文学的发展具有积极推动作用。

  铁凝说,胡锦涛总书记在第八次人代会和第七次作代会的开幕式上发表了重要讲话,向一切有理想、有抱负的文艺工作者发出号召,要求我们投身讴歌时代的文艺创作活动,要求我们投身人民的怀抱,反映人民的心声,要求我们发扬创新精神,开拓文艺的新天地,要求我们努力做到德艺双馨,积极履行人类灵魂工程师的职责。中国改革开放文学论坛的举办,就是我们发扬创新精神,开拓文艺新天地的具体行动。

  许宗衡在致词中介绍,在都市文学长足发展的同时,深圳还形成了打工文学、中学生阳光写作等深圳特有的文学现象,读书月、市民文化大讲堂等深圳知名文化品牌活动,也成为推广文学的有效载体。这些都为丰富市民精神文化生活,增强我市的文化软实力作出了突出贡献。一个被称之为文化沙漠的深圳,如今已成为生机勃勃的文化城市。

  杨新贵在致词中针对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我国文学所取得的成就和经验,提出几点深刻启示:一是坚持重在建设,推动发展繁荣;二是坚持民族使命,弘扬民族精神;三是聚焦现实生活,唱响时代主旋律; 四是针对普通群众,反映人民心声;五是坚持改革创新,开创文学发展的新局面。

  研讨会以“改革开放三十年文学:成就、反思与掘进”为中心议题。目的是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总结30年中国文学发展的基本特征和成功经验,发现问题、寻找差距,推动文学创作和理论研究工作,书写文学事业的新篇章。与会领导和专家经过热烈研讨和广泛交流,全方位回望和梳理了改革开放三十年的文学成就和文学形态,探讨了当下中国文学创作和理论评论中的新课题,并在继续坚持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前提下,展望了中国文学界大发展、大繁荣的未来。

  (四)“茅盾文学奖得主与读者见面会”是市民享受文化权益的一个亮点,是论坛、文学贴近大众的又一次体现。

  当天下午,由论坛组委会安排,第七届茅盾文学奖得主贾平凹、周大新和麦家在深圳中心书城参加了“茅盾文学奖得主与读者见面会”,回答了读者提出的相关问题,并在现场签名售书。现场气氛热烈,受到市民们的广泛欢迎。

  (五)“文学名家与深圳市民互动”是论坛的现实精神的进一步体现,以其丰富的含量成为本次论坛的重要组成部分。

  12月2日上午,与会专家并分三路,分赴中学、大学、外来工最集中的宝安区进行文学对话、交流、辅导。贾平凹、贺白烨、谢有顺、肖惊鸿、谢君心、唐海海等前往深圳翠园中学与中小学生进行面对面交流。洪子诚、胡平、潘凯雄、李敬泽、麦家、王廉运、南翔、苏曼华在深圳大学师范学院国际会议厅与大学生交流。陈建功、雷达、贺绍俊、周大新、彭学明、王必胜、李朝全、杨宏海、李桦等,前往宝安石岩劳务工博物馆参加第四届中国打工文学论坛。

  (六)本次论坛宣传到位充分,在全国引起较大反响。

  宣传声势大,图文并茂,生动热烈,持续时间长,效果好,引起全社会对文学的关注,也再次引发了人们在改革开放新的形势发展中对经济特区的观察和思考。

  中国改革开放文学论坛的成功举办,是中国作协、深圳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和有力推动的结果,是中国作协各部门、深圳各有关方面团结合作共同努力的结果。这次大型文学活动的圆满成功,得到了中国作协创研部和深圳市委办公厅的帮助和协调,有赖于深圳市委宣传部、市文联、市文化局、报业集团、广电集团、出版发行集团等宣传系统各单位的全力支持和有效配合,同时也展现了深圳市宣传文化战线良好的精神面貌和积极的工作态势。深圳大学、市教育局、宝安区委宣传部等也对本次论坛系列活动给予了通力的合作,全市媒体给予了有力的支持。

  二、改革开放三十周年文学创作工程继续积极稳妥有效推进

  配合市文联,工程办和作协作为具体实施改革开放30周年文学创作工程的主要承办单位,在市委宣传部的领导下,一鼓作气抓落实,高效、稳妥地推进文学创作工程的各项工作。中国改革开放30年文学创作工程2008年全年,围绕上述“征、创、采、展、论”等项目,扎实开展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一)发动作家申报选题,组织评审签约

  广泛发动、组织、征集、受理市内外作家申报选题。从2006年9月开始,截至2008年3月中旬,共收到市内作家(包括个别广东省作家)120多个选题,市外作家近20个创作选题。

  2008年4月22日,改革开放三十周年文学创作工程深圳重点题材创作第二批项目终评会在深圳市文联9楼会议室举行。会议邀请了国内著名的、有影响力的作家、理论家、评论家、编辑家共6名专家(李敬泽、贺绍俊、赵丽宏、杨斌华、黄树森、谢有顺)对进入终审的46部作品进行审阅和集中讨论,严格按照评审规则和标准,投票产生了24部入选作品。

  2008年6月23日,文学工程深圳项目管理办公室组织了深圳重点题材创作第二批项目的签约,正式将24个入选项目纳入深圳重点题材创作第二批资助扶持项目范围。这样两批已共有50个项目进入文学工程深圳重点题材创作扶持范围。

  (二)邀请国内著名专家为文学工程首批签约项目把脉建言。

  2008年4月22日,文学工程深圳办公室特别邀请了来自北京、上海、广州等地的知名作家、评论家针对首批签约作家在创作中遇到的问题与疑惑专门举行项目审读会,为首批签约作家把脉建言。专家李敬泽、贺绍俊、赵丽宏、杨斌华、黄树森、谢有顺与前来取经的20多位签约作家进行面对面交流。

  针对作家提出的问题及相关咨询,专家认真解答了各种疑惑,为作家以及文学工程的开展指点迷径、建言献策。强调文学工程应该避免报告化、意念化、形式化,不要太功利性。各位专家就作品的文学性、艺术性、营销传播等方面提了很多宝贵的意见和建议,对解决大家在创作中碰到的难点与疑惑问题提供了指导

  (三)第二届网络文学拉力赛取得圆满成功。

  第二届“我和深圳”网络文学拉力赛 2007年10月份正式启动,2008年2月底截稿。中国作协党组成员、副主席陈建功亲自担任大赛组委会主任兼评委会主任,具有全国广泛影响的著名作家、评论家、编辑家、学者任终审主评委。

  本次大赛合计共86部作品进入评审范畴。从3月初到4月底两个月时间里,大赛组委会办公室和评奖办公室组织网站文学编辑、知名网友、市内外著名作家、评论家组成的初评委,初步选出32部作品进入二审;聘请北京大学、十月杂志社、北京文学杂志社、天涯杂志社和深圳大学的著名评论家、资深文学编辑、作家组成二审评委,选出20部作品进入终评。5月31日,由陈建功、苏童、阿来、李敬泽、贺绍俊、潘凯雄、赵丽宏等组成的终审主评委,投票打分现场产生了本次大赛的最后获奖作品。

  据评委反映,本次大赛作品整体起点比较高,具有相当不错的实力,带给中国文坛很多新鲜的文学经验和阅读体验,“标志着深圳文学整体的崛起”(中国作协陈建功语)。

  三、文学工程取得阶段性成果

  随着文学工程的全面推进,已经推出部分成果,据不完全统计,迄今为止,已正式出版长篇文学作品21部,在文学期刊发表长篇文学作品3部,工程签约作家发表的其他各类文学作品200多篇。而更多的文学成果,以及受本次工程影响和推动的更多作家的文学作品,都将在未来几年不断涌现。

  迄今为止已涌现的部分成果:

  张胜友电视解说词《珠江》,2008年9月,《人民文学》发表;2008年第19期转载;

  陆天明长篇小说《命运》,2008年11月,湖南文艺出版社出版;

  杨黎光长篇小说《园青坊老宅》,2007年12月,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

  彭名燕、孙向学长篇小说《岭南烟云》(30万字),2008年1月,作家出版社出版;

  李兰妮长篇纪实类超文本写作《旷野无人》(40万字),2008年5月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

  涂俏长篇报告文学《袁庚传》(第一部)(50万字),2008年4月,作家出版社出版;

  黄树森、夏和顺、于爱成、于爱成文献编纂评点本《深圳九章》(50万字),2008年9月,广东出版集团、花城出版社出版;

  陈秉安、南翔等长篇报告文学《青春的城市:深圳》,2008年11月,中国青年出版社出版;

  吕雷、赵洪长篇纪实散文《国运》,2008年6月,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

  贺享雍长篇小说《留守》(原名《村庄谣》),2008年5月,四川文艺出版社;

  顾艳长篇小说《狄港村》,2008年8月,上海文艺出版社;

  千夫长长篇小说《长调》,2008年1月,大众文艺出版社;

  彭名燕、娄荔长篇报告文学《从清华园到深圳湾》,2008年5月,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

  张伟明长篇纪实文学《深眸·女》,2008年7月,作家出版社出版;

  廖虹雷长篇系列民俗随笔《深圳民俗寻踪》,2008年5月,海天出版社出版;

  周建平长篇纪实文学《1994:南方的河》,2008年6月,广东高教出版社出版;

  洪洋长篇纪实文学《蛇口日记》,2008年8月,作家出版社出版;

  高成长篇小说《新地》(47万字),2007年8月,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

  丁力长篇小说《深圳河》,2008年10月现代出版社出版;

  齐霁长篇小说《南方,嗨》,2008年11月,时代文艺出版社出版;

  深圳女蛙长篇纪实文学《三个人的天堂》,2008年1月,中信出版社出版;

  谷雪儿长篇纪实文学《纳西人最后的殉情》,2007年5月,作家出版社出版;

  张友高长篇小说《深圳大道》,2008年4月,花城出版社、海天出版社出版;

  曹征路长篇小说《望苍茫》,2008年11月份《当代》杂志发表;

  宋唯唯长篇小说《花低蝶》,《十月》杂志社长篇小说号2008年6月份发表,将由现代出版社签约出版;

  刘斌长篇报告文学《激情深圳湾——深港通道建设纪实》,报告文学杂志社2008年3月发表;

  叶耳长篇纪实散文《深圳,我的村庄》,特区文学杂志社2008年8月发表;

  签约作家毕亮系列中短篇小说《继续温暖》等,《中国作家》发表后,被《新华文摘》2008年第3期等转载;

  签约作家吴君系列中短篇小说《亲爱的深圳》等,被《小说选刊》2007年8月号等转载,《陈俊生大道》获2008年小说双年奖;

  签约作家央歌系列中短篇小说《大战》,《人民文学》2008年第5期发表后,被《新华文摘》2008年第17期等转载;

  签约作家王十月中篇小说《国家订单》,《人民文学》2008年第4期发表后,被《新华文摘》第13期转载。

  签约作家曹征路中篇小说《豆选事件》,《上海文学》发表后,获上海文学中短篇小说特别奖。

  谢宏长篇小说《深圳往事》,2008年12月份,青岛出版社出版;

  第二届“我和深圳”网络文学拉力赛长篇小说专项征文,征集到长篇小说86部,宋唯唯《麒麟峪》、高君《大声歌唱》、厚圃《结发》、戴斌《献血》、许素霞《请把眼光移开》、齐霁《七个矮人和白雪公主》、刘阿芳《你随意我干杯》、于怀岸《在风中掉落》等获奖作品及其他几部作品,达到在全国文学名刊发表或重要文艺出版社出版的水平。

  另外,签约作家曹征路、南翔、苏曼华、央歌、丁力、谢宏、吴君、宋唯唯、谢湘南、王十月、戴斌、于怀岸、毕亮、谯楼、刘阿芳、刘利、曾楚桥、谷雪儿、王顺健、王樽、吴亚丁等作家,2006年下半年至今,分别在人民文学、收获、当代、十月、钟山、花城、中国作家、青年文学、北京文学、上海文学、天涯、大家、诗刊等原创期刊,以及新华文摘、小说月报、小说选刊等选刊,发表或被转载作品100多篇。

  四、举办了文学工程系列成果的研讨活动

  (一)长篇小说《园青坊老宅》学术研讨会。

  2007年11月18日,中国作家协会重点扶持作品——杨黎光长篇小说《园青坊老宅》研讨会在京举行。中国作协副主席陈建功和在京的三十多位学者参加了研讨。

  《园青坊老宅》于1991年完成初稿,后经多次修改,2006年定稿出版。《园青坊老宅》的故事,发生在这样一座有着四百多年历史的徽式老宅里。这里麻雀窝般地住着十几户人家。小说通过齐家老宅的历史变迁,浓缩了数百年间特别是改革开放以后市井百姓的生活状况和世风民情。专家认为,杨黎光的创作始终坚持现实主义手法,着眼于平民百姓的日常生活,注意撷取生活细流,以反映时代脉动,在激变的历史关头,普通百姓对贫困生活的不满与奋争,对未来的憧憬与迷茫,对改革的渴望与忧虑,复杂地交织在一起。这些具有鲜明时代特征的社会生态与百姓心态,是一部不可多得的优秀作品。该作品入围第七届茅盾文学奖。

  (二)长篇小说《岭南烟云》学术研讨会。

  由彭名燕和孙向学合著的长篇小说《岭南烟云》经过5年打造,2008年初由作家出版社隆重推出,这是深圳市向改革开放30周年献礼的首部长篇小说。

  该书用43万字的宏大篇章,以深圳改革开放为背景,深刻反映了这座城市辉煌的发展经历。2008年1月11日,中国作家协会重点作品扶持办公室、改革开放三十周年文学创作工程组委会办公室、深圳市委宣传部、深圳市文联等单位联合在京召开《岭南烟云》研讨会。

  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陈建功说,描绘改革开放三十年的风云的《岭南烟云》可以说是我们的作家努力反应人民主体地位和现实生活,努力奉献群众喜闻乐见的优秀精神文化产品的成果,是我国反应改革发展题材文学创作的可喜收获。没有对当代生活和人物的积累,没有对职业人士及其特点的把握,没有对不同地域特色的涉猎,很难写出这样一部好读、耐读的作品.

  中国作家协会党组成员、副主席、书记处书记陈建功、中国作家协会原党组副书记王巨才、中国作家协会名誉副主席张炯、中国作家协会党组成员、书记处书记张胜友以及来自全国各地的著名作家、评论家70余人出席了研讨会。

  由该作品改编,由广东省委宣传部、省电视台等拍摄的电视连续剧已经完成,即将播出。

  (三)《深圳九章》全国学术研讨会

  2008年10月8日,《深圳九章》首发暨学术研讨会在深圳举行,来自中国作协、广东省委宣传部、省文联、深圳市委宣传部、市文联、市文化局、深圳报业集团、发行集团的领导,以及来自北京大学、中国社科院、中山大学和深圳大学、深圳社科院的著名专家学者40多人出席会议。

  市委常委宣传部长王京生在发言中指出,在今年全国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的日子里,《深圳九章》的推出和研讨无疑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深圳的历史正是中国改革开放伟大历程的一个精彩缩影,《深圳九章》以开放史记、改革通鉴为宗旨,力图成为改革开放30周年一个重要侧面的展示。作为一部关于深圳历史文化、改革开放30周年的全景式、权威性的读本,选材面广、历史跨度大、延续性长,编者眼光独到,在深圳有如汗牛充栋般的历史文献和当代记述中,选择了具有历史价值、思想含量、在相关领域具有重要代表性的作品。改革开放是这本书的最重要的主题,而展示深圳历史文化也是这本书的又一个重要主题。

  王京生指出,要建设真正高品位的深圳文化,就要建设一种思想深邃、视界洞达、境界高远、胸襟博大、刚健清新的知识型、力量型的文化,就必须大力培育整合契合这座城市发展的优秀学术文化和观念文化,尤其是要大力倡导结合深圳历史现实发展实际的优秀学术文化,经过长期不断的努力,建立起学术文化的深圳学派,创造整座城市书香飘溢、睿智泉涌、创意蓬勃、和谐生动的文化局面。《深圳九章》匠心独运地梳理出了一条从新安儒学到未来深圳学派的发展思路,对深圳的文化工作者很有启发。

  省文联主席刘斯奋热情赞扬了《深圳九章》的创新性编辑思路,表示它把严谨的真实性和生动活泼的形式结合起来,有着极大的信息量、非常丰富的表现形式。省委宣传部副部长顾作义在为会议发来的贺信中表示,《深圳九章》是深圳政经社会文史的一部百科全书,同时堪称一部当代中国改革史传和改革经论。

  (四)《从清华园深圳湾》全国学术研讨会

  2008年10月28日上午,《从清华园到深圳湾》首发暨全国学术研讨会在深圳举行。来自北京、广东省以及深圳市的专家、学者40多人出席会议。中国作协党组成员、副主席陈建功给会议发来了贺信。中国作协书记处书记张胜友、清华大学原常务副校长杨家庆、中国作协创研部主任胡平、中国报告文学学会副会长周明、傅溪鹏、广东省作协副主席温远辉和著名评论家雷达、贺绍俊、胡经之等专家学者出席了研讨会,对该作品一致给予了高度评价。

  陈建功同志在为研讨会写来的贺信中指出,《从清华园到深圳湾》是一部反映了改革开放30年间高科技产业链的形成、发展和科技成果转化历程的报告文学作品,而如何塑造科学工作者形象是长期需要解决的问题,新时期以来,反映这类题材的成功作品只有《哥德巴赫猜想》等不多的几部,而两位作者,历时2年创造出这部28万字的长篇报告文学,以深入平实的手法刻画了当代科学家的气质,颠覆了传统意义上的文学作品中的科学家的形象,塑造了一群极富时代特色的新兴“知本家”的形象,这是对科技报告文学的成功探索、创新。

  张胜友在会上谈到,在改革开放进程中,深圳推出了一大批优秀报告文学作品,未来深圳的报告文学仍大有可为,因为深圳是报告文学很好的富矿,有着丰富的题材。深圳改革开放30周年,是我们中华民族最好的发展时期,是报告文学作家大展宏图、大显身手的时期,报告文学作家在这个大变革时代应比小说家更有作为。他肯定了《从清华园到深圳湾》取得的成绩。

  (五)《旷野无人》在北京首发。

  2008年7月3日,李兰妮的新作《旷野无人——一个抑郁症患者的精神档案》在京首发,向读者揭示抑郁症患者的精神历程。

  《旷野无人》是中国作家协会的重点作品之一。早在去年深圳文博会上,人民文学出版社就与李兰妮签下了合约。人民文学出版社社长潘凯雄指出,“所谓文学,即使是优秀的文学也根本无法涵盖这本书丰厚而现实的意蕴,这里是一声发自生命和心灵的呐喊!”《光明日报》2008年9月3日“人物志”一版发表文章:《李兰妮:无人旷野的生命之音》,对《旷野无人》这部书的评价为:“1、这是身为抑郁症和癌症患者、又幸好是作家的李兰妮,用自己的鲜血和生命‘换来’的一部大书。2、这是一部记述作者与抑郁症对抗的亲身经历的奇书。3、这是一部把抑郁症危机亮相到大庭广众面前,大声疾呼严重关注的佳作。4、这是一部世界性的书,代表了中国在对抗抑郁症方面上升的水平。5、这是一部能为推动人类文明进程作出贡献的价值之书。”

  五、组织参与了系列采风创作活动

  (一)协助中国作协参与了系列全国性采风创作活动

  深圳方面与中国作协合作,陆续推出了围绕纪念改革开放三十周年的系列全国性大型采风创作活动。其中,委派李兰妮参加了2007年7月2日至13日的“中国作家走军营采风活动;委派吴启泰参加了2008年4月8日至12日的“中国作家看凤阳”采风活动;委派吴君代表深圳作家参加了4月21日开始的“名家看四川·伟人故里行”采风。协助中国作协9月28日接待了全国人口较少民族作家到广东采风团。

  (二)组织了体制外作家赴欧洲考察学习。

  2008年4月28日-5月8日,深圳体制外作家采风考察团一行10人从香港出发,登上了赴欧洲三国考察学习的旅程。

  这次采风考察团由深圳宣传文化基金资助,由深圳市文联党组成员、副主席、文艺评论家、研究员杨宏海带队。考察团成员有深圳具有一定代表性的体制外作家丁力、谢宏、戴斌、谢湘南、王顺健、谷雪儿等。其他入选的知名体制外青年作家央歌儿、王十月、谯楼等因个人原因未能成行。

  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近10多年来,深圳形成了一个规模较大的体制外作家群。他们的创作题材与写作风格多样,在全国引起了较多关注,成为深圳作家队伍的主体。

  深圳市文联、市作协从2005年开始,逐步加大对深圳自由撰稿人(作家群)的关注扶持力度。2007年组织调研课题组,完成了《深圳体制外作家状况调研报告》,报告中提出,要从打造平台,提供交流,建设阵地,发表作品,创新体制,加大扶持,提供培训,优化服务,出台政策,留住人才等方面着手,营造尊重人才、尊重创造、尊重作家创造性劳动、尊重文学艺术的社会氛围,倡导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学术氛围,营造适合作家居住生活和创作的良好文化氛围。

  这次采风考察让作家们开拓了视野,交流了信息,增进了友谊,使整个行程成为一次和谐之旅。甚至可以说,这次欧洲之行开创了深圳文学对外交流新的历史,在中国当代文学交流史上留下了宝贵的记忆。

  活动期间,作家们纷纷表示,此行意义重大,将在个人的创作生涯和一生中留下美好的回忆。大家感谢市里为作家们做了一件大好事,认为这次组织出国采风,说明深圳在经济飞速发展之后,更加重视城市软实力的培植,更加重视人才的培养,作家艺术家更加受到重视。希望这种好事继续做下去。

  国内文学界人士对此给予高度评价。《人民文学》杂志主编李敬泽说:“此举具有开创意义,体现了深圳对青年作家的重视。”中国作协党组成员、副主席陈建功说:“组织这样一支完全由体制外作家组成的队伍出国,这在国内也是第一次。”

  六、不断加大深圳作家的扶持力度

  (一)继续深化对打工文学作家等体制外作家扶持和服务,深圳重要文学品牌打工文学进京研讨

  由中国作协创研部、《人民文学》杂志社、中共深圳市委宣传部、深圳市文联主办的打工文学论坛,于2008年1月12日,在北京中国现代文学馆召开。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陈建功、中宣部文艺局长杨新贵、中国作协书记处书记张胜友、深圳市委宣传部副部长段亚兵等领导,来自全国各地、首都各大文学期刊的主编、作家、文学评论家,以及深圳打工文学作家代表,共60多人出席了论坛。

  论坛上,来自深圳的打工作家代表向中国现代文学馆赠送了记载着他们“心灵的呼喊”的《打工文学作品精选集》和《打工文学备忘录》等作品,标志萌生于草根的普通劳动者的文学走进了中国文学殿堂。两部作品同时在本届论坛期间推出。

  (二)举办外来青工精短文学征文比赛。

  在2007深圳第三届外来青工文化节期间,根据第三届外来青工文化节组委会的统一部署,深圳市作协承办了“我和深圳”精短文学征文大赛。2008年从应征作品两百多篇,评出获奖作品。

  (三)举办第四届打工文学论坛。

  作为中国改革开放文学论坛的分论坛,2008年12月2日在宝安区劳务工博物馆举办第四届打工文学论坛,围绕城市化、农村新政过程中的打工文学地位及价值、改革开放30年背景下的宝安打工文学、从张伟明、王十月、戴斌等代表性打工文学作家新作,看打工文学新的取向等话题进行研讨,并点评《打工文学》周刊、举行张伟明送书活动(《深眸·女》赠送给相关企业和接到代表)。

  七、文学活动丰富多样,为深圳作家创造良好的创作氛围和发展空间

  (一)举办两期“深圳文学沙龙”。

  2008年3月22日,在深圳宝安区桃花源举办文学沙龙第三期,以“深圳文学寻求新的突破与坐标”为题,邀请国内名家李少君、韩旭、刘元举和我市作家20多人进行座谈,对2007年深圳文学进行回顾,对2008年及以后的深圳文学寻找问题,畅谈愿景。

  2008年11月21日,在深圳大学文学院举办第四期文学沙龙,以“改革开放与深圳文学”为题,邀请深圳大学著名当代文学研究教授、学者陈继会、南翔、王素霞、曹清华、黄玉蓉、赵建坤进行座谈,对深圳文学对三十年来中国文学的贡献,或者说深圳文学带来的新的元素,进行总结研究。

  (二)协助市民文化大讲堂组织推出大量文学课题

  作协和文学工程深圳项目管理办公室,积极联系邀请全国范围内的有代表性的全国文学名家、批评家和文学工程签约作家走上讲台,为深圳作家和市民奉献了丰盛的文学大餐。阿来、李兰妮、千夫长等宣讲了各自的课题。

  (三)支持各区文学活动。

  9月3-5日组织作家参加举办“作家写龙岗”活动。“纪念改革开放三十周年暨龙岗建区十五周年。

  八、围绕中心大局工作,主动承担重要职责,在四川大地震发生后,采取系列行动。

  地震发生第二天,即5月13日,即在文联党组领导下,与深圳特区报合作,开辟深圳作家“抗震救灾,众志成城”征文专版,15日推出一个大版诗歌专刊,20日推出四个大版川籍深圳作家专刊;成果目前仍在征集中。征集到的优秀诗歌已与市政协合作,推出诗歌专辑。

  地震发生第二天,5月13日,我会会员、爱心特区负责人八分斋,即与两位同仁奔赴灾区做志愿者,赈灾救人,发放物资。我会随时与八分斋等人保持密切联系,随时为他们打气并建议他们坚持赈灾救人之余进行记录。八分斋撰写的震区日记已在相关网站连载

  5月19日,全国哀悼日,我市作家高成,又在市委宣传部、市文联、作协的支持和协助下,奔赴四川灾区采写长篇报告文学《重新上路——地震幸存者采访实录》。高成从2008年5月21日出发去四川灾区采访,到8月5日返回,历时两个半月,计77天。他走遍了十个被国家民政部、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国土资源部、地震局评估认定的极重灾区。不仅如此,他还深入到医院病房、极重灾区的乡村农户、灾民安置点,对幸存者进行面对面地采访。整个采访期间,作者行程大约四千公里以上,其中包括翻越了海拔高度为四千多米以上的夹金山、梦笔山和雪山。采访人物近百人(据作者本人介绍,采访时间长达一小时以上,有录音记录的采访对象达七十余人),包括:村(灾)民、中小学生、教师、民工、职员、军人、政府官员、商贩、志愿者、法师、新闻记者等。工农兵学商官,无所不包。共拍摄了数千张灾区现场和人物图片,录制了四十多G的影像、录音资料。

  在中国作家中,高成是迄今为止,在四川灾区采访时间最长、采访人物最多、行程最远的作家。而且,高成在灾区采访面之广、之典型性和代表性、采访拍摄录制的影像资料之全面多样,也创下了到灾区采写的作家之最。长篇纪实文学《在四川灾区的77天——汶川特大地震幸存者口述实录》10月完稿,目前已送出版社,即将出版。

  6月8日著有《情断西藏》、《方块奶糖》等作品的我市作家摩卡抵达什邡。在作协支持下,摩卡在地震重灾区什邡洛水镇的洛城村,办起了自愿者帐篷学校——洛城伞花学校。从小学到初中共9个班,300多学生都是亲历地震或从废墟里挖出来的孩子。14名教师则是来自全国各地的志愿者,摩卡担任校长。作为重灾区什邡市办得最好、规模最大的一个帐篷学校,伞花学校得到了孩子、家长和当地教育部门的高度认可。7月19日,学校完成了特定历史时期的使命,和当地政府交接完毕。摩卡和志愿者教师们一个多月来辛苦耕耘,把深圳人的温暖与阳光带到了孩子们的心中。

  九、作协其他工作

  (一)抓紧落实深圳作协第五届会员代表大会筹备工作。

  完成选票统计阶段。会员大会代表和理事候选人名单已经投票选举产生。

  (二)完成省作协七届作代会代表选举工作和组织参会工作。

  严格按照程序选举产生代表参加省作代会,并组织代表出席省作代会。

  (三)抓好协会日常工作

  强化服务与沟通,广泛联系体制外作家,新发展会员30多人;接受作家改稿咨询80人次;组织会员各类小型聚会、沙龙和交流活动30多次。

  2009年作协工作思路

  一、围绕改革开放三十周年文学创作工程,按照工程组委会和深圳市委宣传部要求,配合深圳市文联党组,认真做好工程收尾工作的具体落实

  (一)重点协助文联党组,做好深圳重点题材创作签约项目的审读指导、跟踪管理、全程服务阶段;及时把握作家创作动态,及时对初步成型的作品进行审读指导;

  (二)与中国作协创研部等合作,做好对通过审读论证程序,已推出的优秀签约作品的研讨和宣传推介;

  (三)做好第三批申报的选题项目的评审和签约工作;

  (四)在文联党组部署下,协助中国作协和市委宣传部,做好“中国改革开放文学奖”的策划组织工作;

  (五)配合文联党组,做好中国作协全面推动工程的助手,完成与深圳有关的工作的落实等;

  二、举办第三届“我和深圳”原创网络文学拉力赛

  三、举办第六届深圳青年文学奖及系列活动

  (一)举行深圳青年文学奖的征集、评奖和颁奖活动;

  (二)与中国作协创研部、人民文学杂志社等合作,举办第六届深圳文学青年奖获奖作品看稿会;

  (三)与中国作协创研部、人民文学杂志社等合作,到中国作协,举办深圳优秀中青年作家(3-5位成果特别突出者)学术研讨会,以更大力度推出我市代表性文学人才。

  四、作为文学工程的延续,启动庆祝建国六十周年和迎接深圳特区成立30周年重点题材创作活动

  对改革开放三十周年文学创作工程探索的创作扶持机制进行总结完善,以期推动上级部门,就形成文学组织和生产的长效机制达成共识,有常设化的扶持举措。

  五、努力抓好文学批评与理论建设。主动规划策划一批文学批评与理论研究选题,并重点发动组织我市专家学者申报文学创作工程理论选题。

  六、按照文联要求,做好五个一工程奖、广东省鲁迅文学奖的发动征集报送

  七、组织1-2次深圳作家采风创作和笔会活动

  八、继续打造深圳文学沙龙的品牌

  通过全年固定化、常设化的深圳文学沙龙,继续深圳文学自由讨论的氛围,传播文学高端信息和理论,推出若干文学话题。

  九、做好推文学新人工作

  对2-3位优秀作家的作品进行研讨。

  十、做好市文联党组以及省市上级部门布置的围绕中心工作的各类重要创作任务

  十一、与有关方面合作,举办第五届全国打工文学论坛和深圳青春写作文学论坛。

  十二、举办全国文学名刊名社名编深圳笔会。

  十三、2009年全年,还计划开展如下相关工作,时间根据情况安排:

  配合文联进行作协换届工作;

  按照文联部署,做好中宣部、广东省五个一工程奖、广东省鲁迅文学奖以及深圳相关奖项等征集报送;

  通过全年固定化、常设化的深圳文学沙龙,继续深圳文学自由讨论的氛围,传播文学高端信息和理论,推出若干文学话题;

  继续协调鲁迅文学院,把举办鲁院深圳班常设化;

  组织围绕建国60周年和深圳特区成立30周年的重点题材的策划和创作;

  组织部分签约作家赴外地考察;

  组织赠送签约作品《汶川大地震亲历77天》到四川,并与当地作协部门进行联合推介宣传;

  十四、探讨文学工程办与出版社、杂志社合作推出深圳优秀文学新人文库的可行性、推出深圳文学理论与批评丛书的可行性、推出文学理论刊物深圳文学专版的可行性。

  十五、其他。

Tags: 责任编辑:admin
】【打印繁体】【投稿】【收藏】 【推荐】【举报】【评论】 【关闭】 【返回顶部
上一篇深圳文学的崛起 下一篇没有了

评论

帐  号: 密码: (新用户注册)
验 证 码:
表 情:
内  容:

相关栏目

最新文章

图片主题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相关文章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