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TOP

深圳作家吴君作品研讨会在中国作协举行
2012-04-22 00:10:15 来源: 作者: 【 】 浏览:1681次 评论:0

    2012年3月25日上午,中国作协《人民文学》杂志社、广东省作协、深圳市文联、深圳市宝安区委宣传部联合主办的“吴君作品研讨会”在中国作协十楼礼堂举行。中国作协党组成员、书记处书记李敬泽,广东省作协主席、党组书记廖红球,党组副书记孙丽生,党组成员、专职副主席廖琪、张建渝,副巡视员李国伟,中共广东省委宣传部文艺处处长吴佳联,深圳市文联主席、党组书记罗烈杰、深圳市作协主席李兰妮等出席了会议。会议由《人民文学》副主编宁小龄主持,来自北京、广东、深圳的专家学者三十多人出席了会议。

    吴君是从深圳成长起来的本土作家,近10年来,她写出大量反映深圳城市化进程中小人物生存命运的佳作,形成了她独有的“深圳叙事”,也成为深圳具有标志性、代表性的青年作家,进入全国创作活跃、个性鲜明、享有一定声誉的知名作家行列。先后在《人民文学》、《十月》等期刊发表小说多篇。多次入选《新华文摘》《小说选刊》《小说月报》及各类年选本。中篇小说《亲爱的深圳》被改编为电影。长篇小说《我们不是一个人类》被媒体评为2004年国内最优秀的五部长篇之一。先后出版《不要爱我》、《有为年代》、《亲爱的深圳》、《天越冷越好》、《二区到六区》等中短篇小说集。《亲爱的深圳》获首届中国小说双年奖。中篇《亲爱的深圳》入选2007年小说排行榜,短篇《十七英里》入选2011年中国当年文学最新作品排行榜。

    与会评论家普遍认为,吴君近年来的创作越来越成熟,影响越来越广泛,她的《我们不是一个人类》《亲爱的深圳》《樟木头》《陈俊生大道》《十七英里》《皇后大道》等小说受到了读者的喜受,也是当代小说创作的重要收获。吴君作品中呈现了社会急剧变动、城市化裹挟之下底层主人公的经验与内心,直面社会之痛,人生之艰,人性之暗,悲天悯人,揭示出来的问题发人深省,令人叹息深思。同时,吴君的小说思虑沉郁,笔力沉雄,语言精到,描写精准,叙事讲究,尤其人物形象的成功塑造,带给中国文学长廊新的人物系列和心理经验,引起了评论界的关注。

    中国作协书记处书记《人民文学》主编李敬泽指出:对于我们当下的文学创作如何去反映现实,如何去表现我们这个时代,吴君的作品有着样本意义。十多年来,吴君的创作几乎涉及到了深圳的每一次重大的社会变迁,她是一个敏锐的,真心诚意的写作者,她对写作所抱有的热情、耐心、韧性,在我们现在年轻一代作家当中非常突出。她是一个长跑型选手,可能一开始不那么华彩,但是渐渐渐渐,我们就看出了她不断增长的力量,看出了她的长劲,看出了她进一步往前走、往前跑的潜力,和她的远大前程。吴君的创作实践值得深入探讨。吴君是深圳文学创作一个突出的代表。

    著名评论家胡平说,吴君的小说是写深圳的,很标准的写深圳,尤其非常自觉地书写底层非常可贵。著名文学评论家贺绍俊表示,吴君没有为读者构建虚幻的乡村田园,而一直是站在都市的立场去审视、批判都市。当前中国的现代化在路上,我们的都市文学也在路上,从吴君小说中可以看到都市文学的一缕曙光。评论家孟繁华说,在吴君的作品中看到最多的,是不同的移民群体、流散人群的生活写照。作品中的人物、生活以及情感方式,与时下流行的“底层写作”既有联系又有区别。有关系的,是这些人物都来自底层并且仍然在底层,他们的生存方式、精神状况与其他底层人没有本质区别,不同的是,吴君在呈现、表达、塑造她的人物的时候,已经超越了左翼时期或“底层写作”初期模型和经验,不再是苦难悲情痛不欲生,悲天悯人仰天长啸。在她的作品中,底层生活在现代性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的全部复杂性,也日渐呈现出来。这种状态在吴君的中篇小说中表达尤为充分,比如名篇《亲爱的深圳》。

    著名文学评论家施战军认为,吴君的深圳系列里写出了乡村情感和城市机遇的纠结,她写的是城市小区间掖着的动荡感。小说几乎和劳动现场没有关系,她体悟的东西还是过日子。回归到人本身,这是它的意义所在。吴君走的是一种非常纯正的文学路子,它提升了过去深圳提出的打工文学等这类创作倾向的文学品质,它使得这样一种题材进入到纯正的文学领域。对此,著名评论家彭学明也表示赞同。他认为吴君为深圳文学点亮一灯,让人惊喜。她的作品不像其它打工文学那样充满血淋淋的沉痛感,她着力表现打工者那种精神层面软软的痛,让人感觉到精神的敞亮。现在我们的文学创作流行一种‘琐碎现实主义’,作家们热衷于对小人物日常生活中零碎事件进行非常细致的描述。

    北京大学教授张颐武表示,吴君的独特之处在于她写的都市边缘人很有特点,是生产领域中的劳动者,或者说这些生产线上的小工人正是全球资本主义的内在支撑,看似琐碎但有着整体性。吴君通过这些打工者与全球资本主义之间的神秘联系,把大历史与小个体巧妙地结合起来了。她的作品是纯文学能有活力的很好的见证。

    李建军说,吴君的写作从叙事、技巧层面表现得更加耐心,显示出一种趋向成熟的这么一种风格,平静、温暖、细腻,对于女性心理的把握和描写,非常准确。想象的空间很大,描写的色彩的变化的层次感,就像一幅画一样,非常好。吴君小说的命名全是空间化的,《十七英里》、《二区到六区》、《十二条》《幸福地图》、《地铁5号线》《皇后大道》是空间指向,时间命名牵动出历史感。吴君为我们提供了非常丰富的,可以读解的信息和内容。

    评论家梁鸿认为,深圳是一个南方的神话,是中国改革开放现代性的神话,我们其实都被这个神话所蛊惑,深圳是一个符号化、象征性的、现代的、开放的一个城市,这样一个新的发展方向。所以在读吴君的深圳的时候,反而我看到的是一个特别个人化的,特别具有中国的,它不是一个具有普遍意义、世界意义的深圳,不是全球资本主义模式下的深圳,反而是个体式、农民的,或者一个个体进城农民的深圳,她写的是中国的经验。

    李云雷在谈到吴君小说时指出,吴君对底层打工者有一种批判的意识,她不是简单的同情和怜悯,她有一种批判性的思考,同时与底层一起在探索底层的生存和精神出路。探索过程中,她表现出了对城市生活中一些新经验的把握能力。

梁鸿鹰在评价吴君小说时说,吴君从另一个角度反映了我们当前普通人、小人物的成长。注重每个个体,尤其是这些鲜活的女性,她写出了那种艰难的挣扎和煎熬,她写了这些人精神的向往,她把外省人的卑微生活写得很好。在当下追求文学GDP,把小说写得很长的一时期,吴君能够写一些中短篇,这是非常好的。

    广东作协主席、党组书记廖红球表示,作为女作家,吴君塑造了大量令人过目难忘的女性形象,这些女性更多的是打工者,其情感与内心的纠结都是属于深圳式的。吴君以手术刀般的文笔剥离出这一特殊群体的真实生活状态,却是以悲悯之心观照其命运起伏,以严肃、严谨为出发点,而不是以猎奇、媚俗的视角,反映了女性打工者的辛酸、无奈以及抗争、自强。像《福尔马林汤》《复方穿心莲》《菊花香》《恋上你的床》《十七英里》等小说中的女性。作品透过这些有特殊烙印的人物,反映了在新世界、新环境、新生活中女性成长的不寻常经历和思想轨迹。尤其是《小说选刊》头题选发的《皇后大道》把香港、深圳两地优势的置换和人心的变化写得透彻入骨。从这个意义上讲,其破解了身处南方物质社会中的女性打工者的一段段心灵密码,探寻了女性精神被遮蔽的重要层面,丰富了“五四”以来女性写作的内涵。廖红球说,当前我国城市的建设日趋同质化,文学创作应该如何规避这种同质化,“这里”和“那里”的区别何在?每一个地区作为“文学地理”,如何为人物提供独特的文学空间和环境,给文学语言、文学叙述带来新鲜的刺激和补充,这是一个值得思考的创作课题。其实人与历史、环境都是分不开的,以独特的风格和地域特色,突出作家个性和作品特色,跟作家开阔视野,扩大作品辐射力、影响力并不相悖。相较于中国最大的移民城市上海被反复书写,深圳的文学形象还远未足够丰富和立体,值得大书一笔的题材和素材有待继续挖掘。吴君的文学创作有一个十分值得称道的贡献,就是为深圳的文学地理打上了鲜明的个人标记,充盈了深圳的文学想象和艺术的真实。

    深圳市文联主席、党组书记罗烈杰指出,吴君是深圳成长起来的本土作家,关注和研究她的创作有积极的典型指导意义。她不是一个专业作家,在政府部门任职工作,公务还比较繁忙,由于她的勤奋和执着,还由于她的恬淡从容,业余写作却不断有好作品问世,不断给深圳文坛带来惊喜。难能可贵的是,在深圳这座急速发展有些浮躁喧嚣的移民城市里,她能够心平气静,耐住寂寞,从容写作,渐渐形成“深圳叙事”的特有风格。她关注移民,充满悲悯;面对底层,心存怜爱;“走向狭窄”(吴君语),专注一角。她说,时代再伟大也只是个流动的背景。但她笔下的一个个小人物,都在时代背景下有着清晰的身影和生动的面庞。如今说起深圳文学,吴君已经是绕不开的重要作家。

    出席研讨会的还有:胡殷红、李朝全、李东华、廖华强、李科权、孙向学、钟道宇、曾楚桥、红娘子、西篱、却却、韦驰、张况、王威廉、于爱成、赵婧等。

Tags: 责任编辑:admin
】【打印繁体】【投稿】【收藏】 【推荐】【举报】【评论】 【关闭】 【返回顶部
上一篇“相约玫瑰海岸 共建和谐大鹏”有.. 下一篇深圳作家邓一光获鄂尔多斯文学奖

评论

帐  号: 密码: (新用户注册)
验 证 码:
表 情:
内  容:

相关栏目

最新文章

图片主题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相关文章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