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是一部旷世奇书”,“这是一部非常有价值而且是具有非常价值的书”。今天,深圳市著名作家李兰妮新作《旷野无人——一个抑郁症患者的精神档案》在人民文学出版社首发。该书受到京城各大媒体广泛关注,评论界亦给予极高评价。
《旷野无人——一个抑郁症患者的精神档案》堪称我国第一部详细记录抑郁症患者精神历程的书,是一部长篇自传体纪实散文作品。李兰妮用文字记录了自己5年来与抑郁症做抗争的过程。李兰妮还于1988年被诊断患了癌症,历经3次手术5次化疗,她也是第一位在两种病痛折磨下坚持写作的作家。
著名评论家贺绍俊在《给李兰妮的一封信》中写道:“所以你是在做一项伟大的启蒙工作。你所做的伟大的启蒙,就对于中国人民和中国社会发展的重要性而言,绝不亚于一个世纪前在中国大地上所进行的那场思想启蒙。”著名评论家崔道怡认为,一名被癌症抑郁症折磨的患者,不仅未被人们普遍称为绝症的病魔逼上绝路,反而在战胜病魔之后,把人们不可得知、不可感受乃至不可思议的战胜病魔的历程,抒写为艺术品,提供给读者。这是很了不起的;是难能可贵的义举。
“这是一部及时而实用的作品,是一部勇敢而顽强的作品。”人民文学出版社社长潘凯雄是该书的终审,他强调《旷野无人》还是一部超文本的厚重作品。全书共分82篇,每篇由“认知日记”、“随笔”、“链接”、“补白”构成。“认知日记”告诉读者如何自我疗救;“随笔”上溯家族、追忆往事,意在探寻抑郁之多方成因;“链接”在传递迄今为止人类对抑郁症的经典认知;“补白”则将前三者串联起来,四部分浑然一体。
李兰妮在媒体见面会上细述自己的创作经历,她谈到自己几度写作、几度停顿、几度复发,终于成稿的艰难过程。“它是劫后余生幸存者的肺腑之言,不是纯粹的文学作品。”李兰妮表示,她在创作时只想通过自己的亲身经历与切身体会给那些还在饱受抑郁症折磨的兄弟姐妹们提供一点实实在在的帮助。“它是一本病历,可供心理学家、精神病学家参考。它是一本民间纪实资料,可供社会学家翻阅。它在某种程度上是代言书,它想为那些因精神疾患而默默自杀的人说几句心里话。”新华社、《人民日报》、《光明日报》、《北京日报》、《南方日报》等20余家媒体记者出席了媒体见面会,并对李兰妮进行了现场采访。(来源:深圳特区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