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TOP

长篇报告文学《农民》研讨会在京举行
2013-10-15 22:11:08 来源: 作者: 【 】 浏览:1857次 评论:0

王宏甲、刘建长篇报告文学《农民》研讨会

 
《农民》研讨会现场

  10月12日,由中国作协创研部、中国青年出版社共同举办的王宏甲、刘建长篇报告文学《农民——中国一户农民的百年历史》研讨会在京举行。

  《农民——中国一户农民的百年历史》是作家王宏甲与挚友刘建通过对广东雷州半岛上的一个贫困村和农民生活的历史变迁深入考察后完成的一部长篇报告文学作品。

  二十世纪的中国,犹如一座沸腾的熔炉。人口最多的农民群体,他们的命运也随着时代变迁起伏跌宕。从辛亥革命到中华人民共和国诞生,从土改到互助组、人民公社、大跃进、“文革”,中国独特的历史进程改变着中国的乡村和农民。本书描写的陈茂德一家在一程程坎坷中寻求自己的生存、生活和梦想,直到改革开放,陈家世代以来的第一个大学生陈宇,有了在银行奉职的“金饭碗”,竟弃职经商,接着又回归家乡,改造家乡,带领家乡人们走“全民创业”的道路。作者认为他们是新时代改变家乡面貌的“梁生宝”。 茂德公家族和足荣村是百年来中国农村社会和农民进步的缩影,呈现着一代比一代强的走向和现状。

  农民作为中国人口最多的一个群体,他们的梦想是中国梦最为厚重的组成部分,关系数亿人的诉求和利益。在大量青壮年农民进城打工,很多村庄变成了“空壳村”的情况下,乡村的穷困靠谁来改变,作者认为这是当前农村的最大问题。陈宇和他的乡亲们正在讲述并实践着一个在穷乡僻壤争取共同富裕的故事,他们正一步步改变乡村的面貌和命运。如何建设起家乡的吸引力、汇聚方圆穷村的劳动力,使小村变成小镇,实现人口聚居区的相互服务,产业互利,创造生产、生活、教育、医疗等系统的自我循环功能,才可能走出贫穷,这是作者在书中描绘的具有普遍意义的梦想。

  与会者认为,作品深刻地描绘了茂德公家族的百年变迁,令人信服地为改革开放鼓与呼,为科学发展鼓与呼,以一种高瞻远瞩的智者眼光探索着中国农村和农民的过去、现在与未来。作品把中国一个小村庄的现实,放到大世界的历史坐标上来探究思辨,别开生面,从而将叙事、抒情、思考交织,政经、文史、科技融会,突破传统的表现形式,大大拓展了纪实性文字的表现空间,使得作品充盈饱满,深邃厚重,且多彩多姿。

  作者简介:

作者:王宏甲

  王宏甲福建建阳人,当代文学家。著有《无极之路》《智慧风暴》《新教育风暴》等长篇报告文学,以及长篇小说《洗冤》,散文集《让自己诞生》。曾获鲁迅文学奖、五个一工程奖、全国优秀报告文学奖、徐迟报告文学奖、冰心散文奖等。

作者:刘建

  刘建浙江义乌人,笔名羽公,作家、书法家。著有《大野躬耕》《南阙里纪事》等长篇报告文学,以及56万言的文史著作《大潭书》。编纂有大型书法工具书《行书篇》《楷字篇》《五体汉字汇编》等。

 

Tags:长篇 报告文学 《农民》 研讨会 举行 责任编辑:master
】【打印繁体】【投稿】【收藏】 【推荐】【举报】【评论】 【关闭】 【返回顶部
上一篇文联开创作座谈会规划今年文艺创作 下一篇作家群体与文学流派的可能性

评论

帐  号: 密码: (新用户注册)
验 证 码:
表 情:
内  容:

相关栏目

最新文章

图片主题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相关文章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