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TOP

今天深圳给这位作家“劳模”开了研讨会 “深圳火热的生活点燃了我”
2018-08-27 11:41:59 来源:读创文艺范 作者: 【 】 浏览:1852次 评论:0
读创/深圳商报记者 魏沛娜/文 韩墨/图
b1.jpg
 

8月26日上午,由深圳市文联主办、深圳市作协承办的“丁力作品研讨会”在深圳荔园酒店举行。吴义勤、贺绍俊、田茂军、王干、杨黎光、李满意、韦金山、张颐雯、苗秀侠、郑润良、李兰妮等二十余位专家学者齐聚一堂,从多个文本层面探讨深圳作家丁力的作品价值及其写作现象。研讨会由深圳市文联党组成员、专职副主席张忠亮主持。


b2.jpg

 

笔耕不辍出版长篇小说40多部

丁力原是冶金部钢铁设计院工程师,1988年获安徽省自然科学奖,1991年下海深圳后,在港资厂、台资厂当生产主管和老板秘书,1991年任高管的上市公司退市后,尝试创业未果,“被迫”开始写小说,一发不可收拾。

2003年在《人民文学》发表中篇小说后,辞职全身心投入文学创作。在多年的文学创作生涯中,丁力勤奋创作,坚持不懈。迄今已出版长篇小说40多部,在《人民文学》《当代》等各大刊物发表中短篇小说数十篇;作品为《小说选刊》《小说月报》等多次转载;作品获多种文学奖项。尤要一提的是,近几年在养病疗治期间,丁力仍心态从容,坚持创作,进入一个新的喷薄期,仅2017年至今就出版三部原创长篇,《深圳故事》一书入选中国作协全国重点作品扶持项目。丁力说:“不来深圳,我根本就想不起来写小说,更不可能成为‘高产作家’,因为我从来就没想过当作家,是深圳火热的生活点燃了我,我才写了这么多小说。”丁力现担任深圳市作协副主席、吉首大学文学院特聘教授。


b3.jpg

 

在研讨会上,中国作协书记处书记、作家出版社社长吴义勤称赞丁力是写作的“劳模”,并形容他在“中风之后文学的第二春也来了”。今年作家出版社接连出版丁力的两部新作品《深圳故事》和《图书馆长的儿子》,引人注目。吴义勤认为,丁力对新事物,对时代很敏感,他能够把改革开放时代迅速变化的很多社会元素转化成文学创作,这是他的一个特别大的优势。另外,他的作品提供了我们当代文学里面非常缺少的维度,这种维度就是关于财政、金融、股票这些东西。“我们读他的小说有时是读了一个社会学的教材,具有调查的一种价值,非常丰富,在文学作品本身的文学价值之外,我们还看到了很多超越的价值,我觉得这样的文本也是我们特别需要的。”


b4.jpg

 

深圳市文联党组书记、主席李瑞琦致辞表示,在深圳、广东乃至全国文坛,丁力都是一个绕不开的存在,是一位值得全面研究、持续研究的重要小说家。丁力作品叙述流畅,语言精确,手法娴熟,节奏紧凑,人物生动,擅讲故事,可读性强。可以说,深圳文学因为有了丁力,有了丁力的文学创造,有了丁力40多部长篇建造起来的人物画廊和文学空间,形成了更完整的都市文学面目和版图,更全面进入全国的文学视野。丁力是一个传奇,是中国梦和深圳故事的鲜活生动的组成部分,他的作品自然也是深圳文学道路上的一个无法忽视的路标性存在。


b5.jpg

 

同时具备逻辑、经济和深圳三个元素

据了解,丁力的作品题材涵盖深圳经济社会和生活的方方面面,从商战、金融、股市、债市、房市、资本运作、市场营销、公司管理,到中小企业、国有企业、上市公司种种运营内幕,都了如指掌,如数家珍,信息量大、实用性强,与现代城市生活具有高度关联性。当天与会专家学者着重对他的三部新长篇小说《图书馆长的儿子》《深圳故事》和《租友》进行研讨。


b6.jpg

 

“丁力着实让我们大吃一惊,他一连出版了三部长篇小说:《图书馆长的儿子》《深圳故事》和《租友》。当然不仅是数量带来的惊奇,而且在文学思维和叙述方式上也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他的小说将好几种元素整合在一起,从而构成了丁力特色。我们很有必要对丁力特色做一些深入的研究。”中国当代小说研究会副会长贺绍俊认为,大致上说,丁力小说中的这几种元素是值得重视的:逻辑、经济、深圳。“丁力的独一无二就在于他同时具备了逻辑、经济和深圳三个元素,并让这三个元素有机融合,产生化学反应,生成出一种充满理性精神的、体现出新的文学思维的、代表着未来方向的都市小说样式来。”


b7.jpg

 

在《小说选刊》主编王干眼中,丁力有三个热爱:第一是热爱文学,第二是热爱深圳,第三他是非常热爱改革开放的作家。“他的小说这些年都是写改革开放的故事,着眼于人们的生活、精神、情感、心灵的变化,一直到他写深圳故事还是以改革开放作为写作的一个大的背景。今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8月26日又是深圳经济特区成立38周年,深圳今天的发展成就是改革开放的成果,而丁力是深圳的果实,所以,召开丁力作品研讨会也是对深圳改革开放文学的一个肯定和讴歌,同时也是一个回顾。丁力也是深圳改革开放的当事人、见证人,这不仅是我对他一个人的肯定,其实是对整个改革开放以来深圳文学的一个回顾和肯定。”王干说。


b8.jpg

 

吉首大学文学院教授、湘西州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田茂军则认为,作为深圳人的文学表达,丁力的文学创作,尤其是2018出版的三部小说《深圳故事》《图书馆长的儿子》《租友》,具有人类学书写的特点,完全可以作为人类学的研究对象,从人类学视野里可以发掘出很多新鲜的时代价值与耐人寻味的文化意义。


b9.jpg

 

武警广州指挥学院军事理论教研室副教授郑润良指出,如果说《深圳故事》更多展示深圳这座现代都市的崛起过程、“特区经济”的内在肌理及其所造就的诸多人生传奇与众生百态的话,那么,《图书馆长的儿子》这部作品更像是丁力的一部自叙传,一部融合作者切身经验的集大成之作。“丁力不仅仅是在书写诸多人物在深圳这座都市中的‘传奇’,也是在书写‘深圳’这种现代都市的传奇。”


b10.jpg

 

 此外,与会专家学者还一致敬佩丁力这几年虽在养病疗治,但创作上却更加凌云健笔,作品有了质的提升。正如跟丁力是老乡的杨黎光坦言,他最看中的是丁力生病以后对文学的思考,对人生的思考,对他自己的升华。“丁力对文学已经不是通俗式的追求了,他是用生命在写。”

附:丁力作品

 

 

《深圳故事》简介:作家出版社2018年5月出版,入选中国作协重点作品计划。文学是人学,深圳文学关键在于写好“深圳人”,这部小说由五个既独立成章又相互关联的“深圳人”的故事组成,《当代》杂志2017年4期选发其中三章发表的时配发的编者按说:“作者经历丰富,见证了深圳这座城市的发展繁荣,并将许多真实事例写成了一系列‘南方故事’。我们从中挑选有代表性的几个篇章,认为大概可以反映中国改革开放进程中的独特侧面。特区的腾飞故事,也是特区开拓者的命运故事。”


b11.jpg

《图书馆长的儿子》简介:这是一部接近作者真实经历的自传体长篇小说。少年时代,父亲下放农村,“平反”回到城市后,当“馆长”,于是,我被迫阅读一座图书馆。没想到受益终生。从此遇到的每一个坎,都靠这种阅读量跨越。特别是2001年公司退市,在尝试创业失败机会走投无路的情景下,居然华丽转身成为知名作家,更体现一个简单而真实的真理——开卷有益。


b12.jpg


《租友》简介:为提升学历,丁有刚不得不报考冷门且偏远地区的研究生。一次深圳出差,萌生了“下海”念头。不惜背弃当初的承诺,成为深圳一家国企的总工程师。若干年后,企业作为“壳”被私人老板收购,丁有刚在“被安排”和“被退休”之间选择后者。本以为可以好好休息做自己想做的事,没想到真闲下来之后,陷入巨大的空虚之中,“眼袋都浮出了脸面”……终于,他想到了用“租友”来打发寂寞空虚的时光。但一系列的遭遇却让他始料未及。小说用真实的细节打造一幅荒诞的画面。对作者自己来说,也算是一次突破和创新。

Tags:劳模 生活 责任编辑:tea
】【打印繁体】【投稿】【收藏】 【推荐】【举报】【评论】 【关闭】 【返回顶部
上一篇丁力作品研讨会昨日召开——扎根.. 下一篇深圳举办新锐文学评论实践研讨会 ..

评论

帐  号: 密码: (新用户注册)
验 证 码:
表 情:
内  容:

相关栏目

最新文章

图片主题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相关文章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