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TOP

段亚兵报告文学作品研讨会(文字实录)(六)
2012-06-26 13:44:13 来源: 作者: 【 】 浏览:12223次 评论:0

    冷炳冰:好,因为宣传部的文艺处的处长王国猛一会有事,所以我们就提前,请大家热烈掌声,欢迎我们去年到任的王国猛给大家讲话!

    王国猛:刚才一光兄在这里说什么身份讲话的问题,我在这里想了很久,我真不知道以什么身份讲话。处长就像一光讲的,它就是一个利,不入流的利。我想在古代来讲的话,王荣书记充其量也就是一个太守,所以对于我们来讲以什么身份来说话,我想还是以一个真我、本我的身份来说话,非常有幸参加亚兵老部长的研讨会。其实说是批评,既不敢批也不敢评,有幸的是第一见到了各位文化界的真人,又有一次机会见到大家,我很开心。有一些是新认识的,有一些是老朋友了,比如说南翔老师都是老熟人了,还有侯军、丁力都是新的朋友。再一个有幸,就是对于我们的亚兵部长,参加他的研讨会也是我的荣幸。亚兵部长是主管文艺,在文艺战线上工作多年的,是我们的老领导。我虽然来得比较晚,没有跟部长合作过,但是恨不出其门下,所以第一个是感到荣幸。看到了亚兵部长出了这么多的书,他每一次出的新书都不给我寄一本,非常遗憾我没有全部的看完。没有诸葛亮的智慧,但是用了诸葛亮读书的方法,观其大略,略之一二。所以对于他的书,我不敢说是很详细的,不像刚刚黎光老师和一光老师系统的,以文学评论的语言方式来做批评和探讨,我只能谈一点我的感受。第一点感受就是段部长这么多年来,这么孜孜以求、笔耕不缀,作为政府的官员是难能可贵的。因为我知道其中的劳苦,我们的罗主席也是这样过来的,现在可以搞搞艺术了。

    罗烈杰:艺术不是想搞就搞得起来的。

    王国猛:《北山移文》里面有一句话叫“敲扑喧嚣犯其虑”我们就属于这种人。实际上我们非常羡慕专门的作家、文艺家,一心读书创作,过着那种“闲门向山路,深柳读书堂”那种生活。从我个人来讲,我也是非常羡慕的。刚刚亚兵部长介绍自己来深圳30年,陶渊明有一首诗叫“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我觉得亚兵部长有一点这个味道。如果他在文学界,我相信他的书、他的思想性、他的艺术性都会有更高的成就。正是因为他是在业余创作,我们休息、在应酬的时候,他拿出这么多的时间来创作,就是这么一个情况。如果是从艺术家的要求,来严格苛求他的作品,我觉得这个标准有点高了。我觉得对于文学的创作、对于艺术的贡献有不同。特别是像亚兵部长在繁忙的工作之余,他写的东西我们不能说是要求他的文章里面书生气,但是我觉得多一点书卷气,有那么一点书卷气同时带一点“官气”,这个未尝不是一个对报告文学的一种贡献。我有的时候读一些艺术家写的报告文学,我还觉得索然无味,这个没有泄露的意思。因为亚兵部长在官场上经营这么多年,他对于我们深圳市的文化发展、产业发展、社会建设这一块有他独到的认识和独到的理解。我想这一方面,对于报告文学的贡献,对于深圳的贡献都是非常巨大的,可以说他是一个活字典。30年来,他把深圳的文化做了一个总结,在他退之前的这一段文化的总结,当然现在又有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对于华强北这么一条富有传奇色彩的这么一条街,大家也许不是很清楚,我当时也是去做了调研,对于它的产业做了调研。当时它鼎盛时期的手机品牌可以达到二百五十多个,这些都是经过国家认定的,由山寨手机转为正式手机。它甚至打垮了诺基亚,这是一个不得了的传奇,在华强北也是出现了许许多多的亿万富翁。因为苹果手机、智能手机的出现,我们华强北才开始衰败、才开始转型。但是中国人是这样的,中国人的模仿能力很强,通过三来一补走科技发展、自主创新的道路,现在也出现华为、中兴这么好,具有自主创新品牌的企业,华强北的手机也是这样。我觉得亚兵部长就敏锐的抓住了这一点,写了这本书。我觉得今后无论是从哪个角度、哪个艺术门类来谈华强北,可能这本书都是一个非常扎实的一个基础之谈。可以说它是华强北发展史实般的记录,所以我觉得他这方面的贡献是巨大的,我们不能要求他以他的纯文学性,当然如果是能兼具文学性就更好了,但是我还是崇尚那句话,首先是“文以载道”,首先要表达的是他的真实性、思想性,再求他的艺术性。当然能够理直气壮那就更好了,这个要求就更高了,这个就是对于纯文学家要求也都是很高的。

    还有一点我非常佩服亚兵部长,他能够在这么多年来在政府工作,在繁忙的公务当中,就像刚刚一光老师讲的,经常接触政治一体系,他都转化为文学化一体系,我觉得这是难能可贵的。我是写材料写了10多年的,你现在让我写文艺性的文章,我是很难写出来,我以前也是一个文学青年。现在只说而不做,只能练练嘴皮子,写东西写起来是非常难的,当然自己对自己也有一个期许,写不好就不写,等到退了休再写。先接触、先熟悉,先掌握第一手资料,像亚兵部长一样,我觉得亚兵部长是我的榜样。搞文化就是有一点好,退休了还可以搞文化,继续搞。艺术生命是不退休的,是没有年龄限制的。所以我在这里就谈一点自己的感想,诸葛亮有一句话“临表涕泣,不知所云”,我就是对文学界的真人,我不知所云,因为确实有一些繁杂事务要去处理。但是我想社会需要我们这样的人,如果没有我们这些人来处理繁杂的事物,谁来为大家服务,所以我们对于刚刚杨黎光老师说的,对于事件的研究我觉得非常有意义。这种社会心态的引导,在这个时代是非常重要的,很多人是仇官仇富,事实上也未必这些官和这些富就有多坏,几十年前他也是赤脚上田的,他的祖父也是农民,也没有什么了不起。所以我们觉得是从正道,从我们的责任从我们对于文学的贡献、良知这些方面,我们就做我们该做的事情。谢谢大家!

Tags: 责任编辑:tea
首页 上一页 3 4 5 6 7 8 9 下一页 尾页 6/13/13
】【打印繁体】【投稿】【收藏】 【推荐】【举报】【评论】 【关闭】 【返回顶部
上一篇第十四届中国人口文化奖(文学美.. 下一篇罗烈杰在段亚兵报告文学作品研讨..

评论

帐  号: 密码: (新用户注册)
验 证 码:
表 情:
内  容:

相关栏目

最新文章

图片主题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相关文章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