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TOP

“重塑・再出发——大湾区文学联谊交流活动”在深举行(四)
2024-12-28 23:33:49 来源:读创 作者:魏沛娜 【 】 浏览:426次 评论:0
 

在科技浪潮中重新定义文学的创作与表达

微信图片_20241225152034.jpg


上海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副教授、深圳市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汪洋认为,创作本身当然是个体化的,需要忍受孤独和寂寞,但创作不仅仅是为了表达,更是为了传播,为了共情和共享,所谓“独木难成林”,所以更需要一个良好的文学生态。就如此次活动的举办,正是希望为所有文学创作者、文学爱好者创造和重塑一个更开放包容、多元共生、温暖有爱的文学生态。此外,汪洋还表达了他对“再出发”的期待。“如果说大湾区是我们的原点,深圳是我们的原点,文学是我们的原点,我们这次所有人聚合在这里,但‘再出发’的方向并不只有唯一的赛道。”汪洋强调,从音乐人鲍勃·迪伦、剧作家约恩·福瑟摘取诺贝尔文学奖的时候,我们就应该感受到时代的变化,文学、戏剧、音乐、影视、游戏、新媒体都是我们燃烧自己和释放能量的方式。他期待每个人都能突破自我、社群和地域的圈层,但最终是以有文学价值、传播价值、社会价值、时代价值、历史价值的作品为大湾区的城市著书立传。“期待大湾区的每一座城市因为我们的作品而变得更丰富更美好更生动,期待世界因为我们的作品而记住大湾区星光灿烂的城市之名。”汪洋如是寄语。

微信图片_202412251518161.jpg

深圳市文艺评论家协会驻会副主席、深圳市作家协会监事于爱成认为,以世俗性、商业性、都市性、现代性为核心的广东性、岭南性,仍是我们今天讨论粤港澳文化复兴、讨论大湾区文化认同的基底和话语前提。有了这样的前提,就可以说,所谓“湾区文学”,包括当前部分学者倡导的“新南方写作”,以及岭南文派的升级再造,就不是一个“本质”意义上的区域文学流派,但不妨将“湾区文学”作为一个开放的体系,将其作为审美现代性在文学上的必然反映。它具有“一体多元”“和而不同”的特质。于爱成介绍,“一体多元”——即在岭南文化“一体”之下,审美现代性呈现精英性和世俗性兼容的特点,体现一种价值多元和形式多样;“和而不同”——即用市民文学、城市文学之“和”去包容各种颇具差异性的相关文学形态(风格流派)之“不同”。唯此,才能呈现“湾区文学”的真正形态,呈现“湾区文学”的内在气质禀赋,也才能真正走向现代性、多元性、开放性的文学未来。

微信图片_20241225151958.jpg

深圳职业技术大学副教授、深圳市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安裴智认为,粤港澳大湾区的优势,体现于它在中国近现代史上的地位,体现于其独特的历史发展与区域位置。可以说,粤港澳大湾区具有现代性、国际性、开放性、多元性的特点,大湾区文化具有开放、多元的特点,我们要发扬大湾区的区位优势和文化优势。“今天建设粤港澳大湾区文学共同体,一定要充分发挥粤港澳大湾区这种独特的区位优势与文化特点。湾区几个城市要多元共存,既要各美其美,也要美美与共,多元、共融,互相借鉴合作,取长补短,携手并进,创作出无愧于时代与人民的文学力作。尤其要与香港、澳门文学界多联系,创作出反映这个时代深刻变革的史诗力作。”安裴智说。

深圳市作家协会副主席钟二毛从影视的角度切入,分享了他对融合的看法。据他观察发现,近年来,影视逐渐在去中心化。他认为,去中心化,也是高度互联时代的一个重要特征,也就是说,影视业过去那种所有资源都集中在几个头部机构、头部导演、流量明星的时代在逐渐过去。现在是小而美的业态。未来,叫好又叫座的电影会越来越多地出现在这种小而美故事上。“这恰好给了广东、大湾区机会。在影视业里,广东、大湾区是洼地。随着影视业的去中心化,我相信广东、大湾区的影视工业、人才会慢慢崛起、聚拢。作品,尤其是反应大湾区的作品,会越来越多、越来越好。那么,这对作家来说,是一个机会,是一个让自己的创作获得更多读者、更多‘被看见’的机会。同时也需要作家的敏锐和转变,就是要求作家的创作更要接地气,更要真实并且准确地捕捉时代、社会的细微变化,不然创作出来的作品永远是泛泛而谈、老生常谈、隔靴搔痒。”钟二毛强调,融合势在必行。但融合是机会,也是挑战。 
Tags:大湾区文学 深圳文联 深圳作协 学术交流 责任编辑:master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尾页 4/5/5
】【打印繁体】【投稿】【收藏】 【推荐】【举报】【评论】 【关闭】 【返回顶部
上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宏大历史叙事的民间表达——评余..

评论

帐  号: 密码: (新用户注册)
验 证 码:
表 情:
内  容:

相关栏目

最新文章

图片主题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相关文章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