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TOP

杨争光关注问题少年
2012-05-30 17:46:06 来源:京华时报 作者: 【 】 浏览:1394次 评论:0

  作家杨争光创作的长篇小说《少年张冲六章》日前由作家出版社出版。小说讲述家庭、学校、社会等各方因素导致“问题少年”张冲走上犯罪道路。昨天,杨争光接受采访时说,他要探究的是像小说主人公张冲这样的一群“问题少年”的成长土壤,“有分析,但未必全面;有看法,也许偏激。”

>>故事

  少年不断偏离父辈期望

  《少年张冲六章》分为六章,依次为《他爸他妈》《两个老师》《几个同学》《姨夫一家》《课文》《他》。这六章展示和剖析了家庭伦理、教育、环境情感的种种问题,对“问题少年”张冲成长的土壤结构进行了全面分析。张冲爸爸张红旗天天念叨着让儿子好好读书考大学,张冲却不断偏离他的欲望轨道。张冲戴耳环、抽烟、上网吧、谈恋爱、飙车。无奈之下,张红旗把张冲不是吊在门框上,就是拴在牛棚里。在学校,老师不允许学生询问教学课程以外的问题,对于抽烟、刁钻、成绩不好的学生,不是想着如何帮助上进,而是想着法子去体罚。

  作家杨争光曾任《双旗镇刀客》等多部电影编剧,早在2004年,他就想写一个年轻人的长篇故事,写摇滚乐对他们的影响,写网络,写他们的爱情。“在我的想象里,少年的爱情比成年人的爱情更像爱情,乡村少年的爱情比城市少年的爱情更具浪漫气质,主人公已经有了,他叫张冲。”

  等到2009年5月他开始动笔的时候,一切都发生了改变。“经过5年点点滴滴的积累和准备,我发现还有比爱情更重要的东西。在我想象的少年张冲青涩的形象里,纠缠和埋伏着苍老的根系,盘根错节。那些纠缠和埋伏比他的青涩更重要,比如他成长的土壤。除了土壤,还有空气。我的小说里有分析,但未必全面;有看法,也许偏激。我尽最大努力做得更好一些。”

>>创作

  嫁接课文探讨精神塑造

  杨争光已年过半百,要想再现当下学校里的生活,准确把握家长、学生、老师的心态的确是件难事。为此,杨争光前期做了大量工作,采访了众多学生、老师及家长。

  他说:“记得我在乾县晨光中学学生宿舍里和学生们交谈时,我把校长赶出去,和已经躺进被窝里的学生们自由交谈。他们给我讲他们的抽烟,他们的恋爱;一个叫洛荻的学生故事让我感慨唏嘘,她现在在英国读书。她的故事变相地隐藏在了小说里。现在的学生多数喜欢摇滚乐,为了拉近与他们的距离,我特地读了一本关于中国摇滚音乐的书。我不敢说我‘走进’了他们,是否走进了,要让他们来评判。我希望他们能看到这本书。”

  在《课文》这一章,为了讲述小学语文教育对张冲的影响,杨争光引用了多篇教学范文,从小学一年级一直到初中,并在每一篇课文后加上一篇现实性叙写,内容涉及张冲对课文的认识和看法,以及他照着范文行事在生活中遇到的尴尬等。

  一些读者认为,援引30多篇课文在小说中实属多余。杨争光则说,课文和父母、老师一样,也是孩子成长的土壤和空气,甚至比父母、老师更具作用力,尤其是语文直接参与学生的精神塑造。“我以为不多余。我想写出这些课文在教与学的过程中,发生延伸和扩张的可能性。这种延伸和扩张,也许是编课本的专家和教课文的老师始料不及的。借此,也可以生动再现张冲在老师眼里的问题少年形象。”

>>主题

  畸形价值观催生“困兽”

  《少年张冲六章》主题丰富而驳杂,关乎孩子,关乎教育,关乎社会价值,关乎当下的文学。杨争光认为,这部小说是一本写当下中国教育问题的小说,它直接面对和切入的是我们和我们的孩子、我们的教育。“在我们的文化里,少年张冲和我们一样首先不属于他自己,或者,干脆就不属于自己。他属于父母,属于家庭,属于亲人,属于集体。我们从小接受的教育就是做闪光的螺丝钉,做精英,做‘人中龙’。尽管我们知道,精英和‘人中龙’永远是少数,但历史和现实永远也扑不灭我们的幻想:我们也许可以挤进去,甚至,我们必须挤进去,成为其中的一员。”

  在杨争光看来,这样畸形的价值观直接导致的后果是——我们做困兽斗,愈斗愈烈,愈斗愈惨,最终还要拉进我们的孩子。“因为孩子是我们生命的延续,最终的希望。病态的努力加固着我们病态的文化。从幼儿园到中学,我们的孩子首先要对付的竟是不断加重的书包。”

  杨争光说,我们是我们孩子生长的土壤,我们的孩子是他们的孩子生长的土壤。但是,我们绝不能就如此循环往复下去。

  本报记者卜昌伟

Tags:杨争光 责任编辑:rose
】【打印繁体】【投稿】【收藏】 【推荐】【举报】【评论】 【关闭】 【返回顶部
上一篇陈秉安长篇报告文学《大逃港》 下一篇我们如何想象农民?

评论

帐  号: 密码: (新用户注册)
验 证 码:
表 情:
内  容:

相关栏目

最新文章

图片主题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相关文章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