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TOP

批评家对作家意味着什么?
2012-09-22 18:12:46 来源:文艺报 作者: 【 】 浏览:1326次 评论:0

   在不算长的写作生涯里,有过四五次开作品讨论会的经历。印象最深的两次,组织方都有学院背景。其好处是可以剔除一些与作品无关的声音,让研讨会开得纯粹、专业、清醒,他们是把作品当做真正的批评对象,而不是颂扬的对象。毕竟,对一个有点自知的写作者来说,需要的是真实的声音,并借此重新审视自己。

  这两次研讨会,一次是2000年冬天,由上海师范大学梅子涵教授组织举办的《纸人》研讨会;另一次,便是2009年冬天由浙江师范大学方卫平教授主持的《1937·少年夏之秋》(以下简称《1937》)作品研讨会。有意味的是,这两部作品是我个人创作的标志性作品。前者可说是我有意识地介入成长小说的发端,《纸人》之后,又连续写了多部探悉青少年心灵成长的小说,多以少女为主人公;而后者,是我第一部以少年为主人公的长篇小说,且将小说背景回溯至70年前,是完全脱离开自身经验的写作。这两部作品我都很看重,如果说前者尚有些实验性质,那么后者的实质是对传统的回归,我只想“说故事”,把一个我全然陌生的故事说好。对《1937》研讨会,我心存期待。之前,便已做好了把作品放上解剖台被批得体无完肤的准备。况且,我清醒地知道,相比我同期的另一部小说《千万个明天》,《1937》有更多“软肋”可击。

  在我看来,写作者和批评者之间,原本是隔河相望的群体。一个作者写出了一个文本,是一种单纯的劳动。在写作冲动的驱使下,他寻找到他认为合适的方式,讲述了一个打动他自己的故事,并且期许能打动潜在的读者。那么,这个写作者的劳动就结束了。他很少会思考其中蕴含的意义,抑或放在大文学背景下所处的位置,更不会意识到自己某些语言习惯会给读者带来怎样的感受,等等。

  《1937》研讨会,让我体验了什么叫做真正的批评。首先,这样的批评出于“真诚”,批评者是本着认真细致的精神,解读文本,具体而微,条分缕析。他们扫荡了文本的每个角落,检视一个个甚至被我这个作者忽视和遗忘的细节,找出“破绽”,然后,把这个文本,放到中外文学史的背景之下,比较、分析,阐释意义。他们还提出另一种方向,另一些情节的设想,参与到作品的再创作,甚至还为此展开了争论。他们摒弃了一些不痛不痒的赞扬,直击文本的软肋。作为作者,虽然并不是所有的意见都能认同,但无疑,这些真实的声音对我来说是难得的,也是珍贵的。

  让我印象深刻的,比如彭懿先生对小说中个别情节设置破绽的质疑;周晓波教授对小说历史感把握的期待,以及对个别史实错误的修正;蒋风教授所给予的“描写真实”的肯定(他和小说主人公夏之秋是同龄人),以及对小说中人物命运走向的期许;等等。倾听这些声音,我心怀感激与感动。会后,我吸纳了部分意见,重新修订了《1937》。但对我来说,这次研讨会的意义,并不仅止于完善《1937》这个文本,由《1937》而衍生出来的批评,可能已经超过了文本本身。这让我思考这部作品以外的一些问题,诸如个人成长与历史背景的关系,日常生活与戏剧性冲突的关系,如何寻找美的感动和细节的震撼,等等。

  有的写作者完全排斥批评,有的写作者容易被批评所左右。我采取的是中立态度——绝不排斥,有选择地吸收。我相信,一千个读者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每个写作者也有相对独立的个性与风格——哪怕他的风格有着明显的缺陷。忠言固然逆耳,但我喜欢倾听“忠言”,并且与批评者相碰撞。他们让我接近真正的文学的内核,那是我向往的空气。(殷健灵)

Tags: 责任编辑:tea
】【打印繁体】【投稿】【收藏】 【推荐】【举报】【评论】 【关闭】 【返回顶部
上一篇切实增强文艺批评的有效性 下一篇词人方文山:我不同意中国风就是..

评论

帐  号: 密码: (新用户注册)
验 证 码:
表 情:
内  容:

相关栏目

最新文章

图片主题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相关文章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