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TOP

六十八位作家、评论家、诗人评徐东的小说(二)
2014-09-09 13:09:10 来源: 作者: 【 】 浏览:3812次 评论:0

  

    作家王棵:

    我和徐东太熟了,熟到叫我用简短几句话概括他这个人都为难的地步,所以我挑第一时间蹿到我脑子里的意思说。表里如一这个词用在徐东身上,再恰当不过。他将内心的纯净、质朴、直白、忧伤、执著,不打折地输送到他的言行与文章里。如今,通常没人敢奢望会遇到一个表里如一的人,徐东的纯粹难免受到质疑。另一方面,多数人对世道人心多少是警惕的,他这般至纯和真性情,近乎脱俗,也会令少许试图关心他的人对他望而却步。有段时间,我发觉徐东的文章里总是重复一些抽象度很高的词:生命、美好、爱。我按自己的趣味理解,在写作中反复运用这些宏大词汇,是忌讳,但认真想过之后,我觉得先前那样去想是没有体会到徐东的写作境界。道理很简单,徐东的文章,特别是小说,是直面精神的,那些词义所指,恰是我们精神世界里最具玩味的重要内容。而关于精神生活,徐东本人可能最关心的正是生命的秘密、美好的获得、爱的诞生,事实是,徐东选用了一种最直截了当的方式切入了他写作观的核心。徐东的小说、随笔,一切文字我都喜欢看,原因在于他的文字给我带来的共鸣。常常出现这样的情况:我看过他一篇文章后,坐在电脑前愣半天神,我觉得,少有人能如此痛快地直陈我们精神生活中的孤独和伤感。在小说创作上,徐东比我走得远,比很多小说家都走得远,我是说他对小说这种文体的思考。徐东是真正将自己融于文字的人,在这个时代,他这种忘我的创作精神每每令我肃然起敬。作为徐东的朋友,我衷心希望他作为写作者的价值被尽快发现,希望他生命完善,永远能感受到美好,被大爱包围。

 

    作家杨中标:

    神性写作,是我讥讽那些自命为“上帝的代言人”作家时,胡诌的一个词儿。沿着小说艺术的传统来考察观念艺术的起源,人们总是很自然地将视线集中在对小说不同解读的历史断隙上,并非时间或空间的断隙,而是两种价值和话语的断隙。当小说创作少了精神的桎梏,进入一个开放和开明的时期,这也为少数作家提供了自说自话的可能,他们给自己创造了一个几乎超出了历史负载的神话。对所谓真理的寻求和对其作品内核的表述,使他们普遍成为表情严肃的“上帝”。在他们的身上,他们的作品里,无不呈现出一个共同的价值取向:对终极意义幼稚而真诚的自我解读,时时都伴随着他们自己的故弄玄虚。徐东的成功在于他让“一个神”悄然地消退,“另一个神”悄然地出现。我至今仍然记得徐东在《欧珠的远方》中,所表达的那种定然,那种淡泊。他的小说气质是悄然无息的,冷静如水的,却读后让人心颤。读徐东的小说,在观念艺术的表达形式上,我似乎找到了重建小说艺术的新的理由。那些以“上帝的代言人”自居的少数作家,深潜于自我意识之中,被灌注了太多的本能和现实利益的欲望,而真正的生命意识和相关的世界意义,只不过是他们信手拈来的借口。不管这个借口被他们编造得多么充分,“神性写作”的集体逃亡,已经乍隐乍现。他们的作品颓败到不被读者买账的地步——神性烛照世界的最后一缕光亮,在他们自己的手中已经黯然失色了。曾经和徐东有过一次交谈。他说:“我是去过西藏的,我在西藏待了三年。我看的山很多,看天空的时候也很多。那里的阳光充足,水清澈。心里有诗的人,随便捡起一块石头都觉得有灵性。” 我以为,这是一个对自身异化状况可以猛然惊醒的时刻——“另一个神”的到来。既然形而上学的“终极关怀”,在读者群中并不能滋生出报偿体系,那么,曾经自夸自大的价值体系也就由此坍塌。进而,观念艺术也将在人学的意义上,在心灵的观照下获得重建。徐东的西藏系列小说,不再是孤悬于人类存在之上的神学圣谕,它是在日常经验中建立的、在当下关注中生效的小说。我们每一个人既是一个经验世界,又是一个价值世界,因此我们的观念艺术的空间,也应该是一个弹性极大的空间。在这个空间里,我们也将获得价值的创造和价值的呈现。当然,读徐东的小说,这一切仅仅是开始,结论相信在若干年之后。

 

    作家易清华:

    徐东的小说,看了没几行,就一头扎了进去,我就再也没有出来过,老天作证,真是这样的,没有一点点夸张。特别是他那些写西藏的短篇,仿佛又使我回到了看马原和扎西达娃的时代,那是文学的黄金时代,可惜的是,那种时代好像是一去不复返了。于是我便向他约稿,两个写西藏的短篇,都很快在我们的刊物上发表了。徐东的短篇小说有一种忧郁的气质,通篇弥漫着一种精神上的迷雾,但它同时又是清晰的。在他阴郁的激情中,竟然透着一种含情脉脉的明朗。另外,就是他的叙事,简洁,锋利,有一种杀人不见血的感觉。当然,仍然有期待,期待有一天,能从他精巧的短篇中读出一种狂野,一种陌生。

 

    作家徐则臣:

    在当下,像徐东这样抱着坚定的文学理想不撒手的人已经极为罕见了。他把文学放在生活之上,几年来我看到他为此四处奔波,物质生活降到很低,把高昂的文学的意义时时矗立在自己面前。我敬重任何不愿懈怠的理想主义者,尤其在这样一个被功利和相对主义攻陷的时代里,他们比大熊猫要值得珍惜。他们最朴素也是最根本的向往,是慌乱和平庸生活里的一个个醒目的坐标,不管你秉持的是顽固的发财梦,还是纯粹的文学理想。在我的感觉里,徐东是打算在文学之路上一条道走到黑的人,他的理想主义和纯粹的追求已经有了近乎偏执的力量,这非常好。有所信有所执从来都是力量的源头。期待徐东偏执到底,路尽头的黑是大有。

 

作家劳美:

徐东在告诉我们,艺术地生活在这个世界上,可以随时随地地展现出世界的诗意和美好。徐东的西藏小说,每一篇小说的叙述语言都呈现着灵动的诗意,每阅读一遍,都会对这灵动的诗意有一次渐新的感觉,这感觉实在是只可意会难以言传。他终于凭着自己的细致、沧桑、内敛和深邃,给自己的小说插了一双凌空想象的翅膀。

  

    作家戴斌:

    徐东的小说,是有趣的小说。他的小说空灵、辽阔,像石头一样实在,也像石头一样不与不相融,我不知道如果我用“有趣”这两个字,来定论徐东这一系列西藏小说,他会作何感想,但我还要说的是,徐东这个人,也算得上是个有趣的人。俗话说文如其人,我觉得这可是大真理。这个徐东,单单捡一个石头握在手里,满脸堆笑,心底里装满孩童的狡黠,等着人家上当,赞美说,徐东手里的石头可是个大道理呢!这不有趣吗?不过,说徐东的石头没有道理,也是不准确的。面对这个纷繁复杂的世界,手里没有石头的人,无不蝇营狗苟,不知所谓,而徐东如此安静地藏在他的羊群中,这就不仅是手里拿着石头了,我看他心里未必就不是装着石头。中国文学为世界贡献了两块石头,一块是孙悟空,一块是贾宝玉。贾宝玉这样的石头,我想徐东未必能写得出,但孙悟空就难说了。这个徐东,胸膛里装着的那块石头,可还是天真未凿呢。

 

 

    作家范明:

    《欧珠的远方》、《格列的天空》,这两篇小说都表现出一种现实与理想的矛盾。人们生活在纷繁复杂的现实生活中,不管是情愿还是不情愿,现实总是存在着,时间也在不经意间消磨,永远不会回头。现实给人以激情,又往往给人许多的无奈。什么才是真正的人生?怎样活着才更有意义?相信每个人都有心目中的“远方”和想象中的“天空”。他也正是一个不懈追求“远方”和“天空”的人。

 

    作家胡榴明:

    西藏和我们身处之地不属于一个世界,它是天上的国度,离神最近的一块地域。徐东在西藏三年的经历,是他人生中的一次机会,从一个不属于我们的高处俯瞰大地的机会,然后,自然是他的天分、灵性和他的悟性才将西藏这一块天神眷顾之地描述得这么空灵出尘、血肉鲜活。干净如空气的文字,清澈如流水的语言,飘动如风的思维,他和他小说中的人物附身一体,从他们的身体里触摸他们的灵魂,触摸灵魂对自然的领悟,对空间的领悟,对轮回转世的领悟,对神的领悟……这样,才有了和别人不一样的关于西藏的文字。

 

作家吴国恩:

徐东这个名字,我熟悉,我读了他西藏系列小说中的《简单的旺堆》,为小说里营造的那种原始、安谧、沉静的气氛所吸引。后来就特别留意起他来,陆续读了他西藏系列的其他小说。徐东给我们描述的,是一尘不染的天空,透明、深邃。徐东西藏系列小说并不关注故事,而是致力于关注人的内心最隐秘也最原始的一角,从而为现代人的内心找到反照,并为之找到精神栖息的地方。我是这样去看的。我以为,徐东小说中的“去故事化”并不是有意,人性的原始和简单,往往与复杂的故事相悖。沈从文的《边城》,因为人物的单纯,故事也单纯;曲折复杂的故事,只能在《三国演义》那种人类思想道德构架全面崩溃和重组的情势下才可能发生。徐东的写作是面向内心的,内心比故事更加不可回避。米兰·昆德拉说,小说即发现。发现人类心灵里最为隐秘的状态、最为原始的美,这是不是徐东在他的西藏系列里想要达到的呢?

 

作家方晓:

    史铁生曾经说,没有一个作家是真正为流派写作的。我觉得,同样没有任何一个作家是真正为西藏写作的。马原不是,徐东自然也不是。徐东无疑是一个遵从内心并用心写作的人。西藏在徐东的小说中只是一个宏大而隐约的背景,你可以当作其并不存在,因为它只与作者徐东有关,与你有关的只是在这个不可或缺又若有似无的背景下传达给你的思想。徐东的小说里许多句子都闪耀着哲思的光芒,但一不小心就容易错过。能在简短的篇幅里忝列繁多的思想,说明了他对小说形式创新的孜孜以求和颇有成效。他把小说从故事、圈套,甚至从理性,从生活与社会中抽取或拯救出来,而只企图回归到人自身。在徐东的小说里,只有人,几乎没有事。这些人都是对“存在”的追问者,追问人的本质和意义。徐东小说中的人物与现实之间始终存在着一种并不剧烈但不解决就无法活下去的对抗。反映到徐东那里,就是他不停地思索着人如何才能逼近本真的状态。徐东的小说并不关注当下,但绝对不缺少一种对社会本体以外的人性思考。徐东的小说是先锋的。先锋(avantgarde)在法语里的意思是“想象者”。当代中国作家中能冠以这个称谓的似乎并不多,徐东是其中之一。徐东小说节奏缓慢但始终变动不居,是流动的缓慢,情节看似简单却蕴藏玄机式的复杂,是复杂的简单。能用来修饰徐东小说的语言很多,透明、自然、雅致、奇崛……也许最好的说法是,徐东的小说是一篇篇现代的成人寓言。所谓创新就是逼近自己的内心,萨特如是说。我想徐东已经部分做到了。正如小说中的“天空”是格列的一面镜子,西藏的系列小说也是徐东的一面镜子。在这面镜子里,徐东真实地观照和描述了自己,几乎毫不隐藏。这样说,我又觉得释然了,徐东小说是有些过于空灵,过于迷恋他固有的形式,但这不正是他的独特之处吗?也许唯一令人不能释怀的是几个小说中的人物最终都离家出走,如欧珠、格列。这也反映了徐东本人的某种生活状态。不过似乎又完全可以换个说法,这些远方、天空等纯净而晶莹的词汇不才是人类精神的最终栖息地吗?

 

    作家刘小翼:

    如果说物质也具备情感的话,每一块石头都是痛苦的化身。徐东的小说《欧珠的远方》中的欧珠,正是一个手握石头,而石头,作为他凝固时间、冥想远方的媒介物,无疑和他远方轻盈的想象形成鲜明的对比。欧珠告诉僧人把石头握在手中是一切都在远方,远方更特别;他用石头让自己在太阳下变得更温暖;守住的时间让他更像石头,他甚至认为每个人都在变成石头;令人惋惜的是他只能无限接近远方,哪怕西藏的天空中飞鸟所抵达之地,他也是难以企及的。欧珠想得细致、深入,调动生命中的一切力量到达他的远方,我们不难看到他的悲哀和勇气,欧珠充满英雄式的诗人情结注定他会被现实生活反复碾磨、摧残。徐东以那种轻盈、回旋的力量让这种绵软的氛围反复萦绕耳边,这种力量和特殊的写作手法也运用在其他西藏系列里,如《格列的天空》、《罗布的风景》、《独臂的扎西》等。文中的主角似乎都是类似于堂·吉诃德似的人物,永不停歇追求梦想。徐东的小说无疑给混沌、庞杂的宇宙间注入一缕阳光:那里是透明、清澈,简单却不乏思辨意味的,此种单纯令人感动、向往,这大约就是他文学中独特的魅力所在。

 

    作家孙智正:

    西藏是灵性的西藏,是徐东的西藏,所以,小说中的这些人物是徐东的人物,纯净的人物。我心中的徐东的西藏小说系列,这些小说像旺堆寻找的水晶石。

 

     作家马拉:

     这些年,西藏已经被说烂了。只有文学的西藏,才有可能复原它的灵魂。关于西藏的小说,已经太多。扎西达娃、马原、阿来都是其中杰出的代表,他们的笔触向我们展示了一个博大强健的西藏。和这些已经功成名就的前辈相比,徐东显然还是一个新人。让人感到意外的是,徐东并没有沿着前辈们已经开拓的道路继续走下去,他打开了一个狭小的切口,让人感受到了那些细枝末节的灵魂。这些细枝末节的灵魂,正如那片土地上的青稞,构成一个民族灵魂的基本食粮,从而凸现了更为真实的存在。和他的人一样,他的西藏系列小说很美,很宁静,谦虚得如同一株野草,比如《简单的旺堆》和《欧珠的远方》。他笔下的人物,都有着卑微的灵魂,执著的生命理想,热衷于思考和生命有关的细节——这本应是哲学家的事情。然而,读来却伴随着痛感,触动着我们的灵魂非常的可信。我想,这可能是由于高原的原故,离天更近的地方让我们相信人能够和上帝对话,能够让灵魂得到更妥当的保养。在我们这个过于恶俗的世界里,灵魂的事已经成为了奢侈的事。这些小说也是奢侈的小说,它关乎自然和生命,而和物质的欲望无关。因此,我愿意把徐东的这些小说看成一个伟大民族向另一个伟大民族的致敬,它只是开始,而不是结束。为了某些神圣的事物,我们可以不必去西藏,但这些小说是可以一读的。因为,它至少可以证明你想象过靠近那些神圣的事物。

 

    作家乔洪涛:

    徐东的西藏系列小说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比如《独臂的扎西》和《简单的旺堆》,这些小说几乎都没有故事,也很少有肤浅的西藏风光的描摹,它们简单,透明,纯净。对,就是纯净这个词可以概括它们。这些小说像一个秀口锦心的诗人向外倾吐的诗句,每一句都充满了诗意,都透明得像水晶一样,让你读来好像接受一次灵魂的沐浴。我有时候想,这哪里是小说呀,这分明是徐东的诗。他是用写诗的心来写小说的,他的小说让我们任何一个读者都过滤掉自己内心的鄙陋、污浊和粗暴,让我们有一种陌生的美感。这种美和真不是徐东刻意创造的,而是自然地自徐东的内心缓缓流淌出来的。徐东高高瘦瘦的个子,稍微卷曲的漂亮的长发,纯净而清澈的眼睛。你看到徐东的时候,你马上就会感觉徐东的小说不是学来的,而是天生带来的,他是一个天生可以做作家的人。你看到徐东马上就可以与他的纯净的小说对上号。

 

作家蒋林:

徐东用那些纯净、透明的文字,为我们勾勒出了一个让人感动的世界。关于西藏的一系列小说,篇篇都是精品。《独臂的扎西》、《简单的旺堆》、《格列的天空》、《透明的杰布》、《欧珠的远方》以及《罗布的风景》这些作品单从题目上看,就能看见徐东的影子。我认为这种题目就是“徐东式”。没有耸人听闻,没有哗众取宠。如果你不热爱文学,你可能没有看正文的欲望,但是,如果你是真正热爱文学的人,你定会欲罢不能。最好是多看几遍,我相信每一遍都会有不同的收获。我在读这些作品时,总是在结尾处不愿离开,我沉浸在作者带给我的感动与思索中。

Tags:六十八 作家 评论家 诗人 徐东 小说 责任编辑:master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尾页 2/4/4
】【打印繁体】【投稿】【收藏】 【推荐】【举报】【评论】 【关闭】 【返回顶部
上一篇作家维权研讨会在京举行 下一篇文以载道 翰墨传馨 “文史翰墨—..

评论

帐  号: 密码: (新用户注册)
验 证 码:
表 情:
内  容:

相关栏目

最新文章

图片主题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相关文章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