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欧阳江河参加首届深圳文学季活动“诗作坊”育新学校专场。
古老的诗歌在现代化进程中渐行渐远,却在深圳这座现代化城市找到了栖息之地。30年来,众多各具风格的作家、诗人笔耕不辍,书写着这座城市的所思、所想、所感、所悟,文脉不绝,留下累累华章。那么,一场以“移民梦、文学梦”为主题的诗文朗诵会,如何勾勒出深圳文学30年的面貌,又如何抓住深圳文学30年的精髓呢?
多元:呈现深圳文学的全貌
深圳的文学本身是多元,因而在诗文的选择中,“多元”是我们恪守的原则。《移民》、《南方北方》高吟低唱深圳人的心声、《花想要的自由》对生存的思考、《旷野无人》对命运的挣扎,《走不出外婆的目光》对亲情的泣血悼念,《红树礼赞》、《这就是深圳》对城市的热情讴歌,风格、立意千差万别的作品在晚会上融为一体,绘出一幅七彩斑斓的文学长卷。
原创:发出深圳的声音
晚会所选的诗文全部是深圳的原创作品,这些作品都打着或浅或深的城市印记。诗文的朗诵者们没有名家大腕,都是深圳人。他们在朗诵中,以自己的切身生活体会来进行二次创作。让本就鲜活的、有生活底蕴的诗文显得更加生机勃勃,也更加直击人心。
心路:让文学家直面镜头
本次诗文朗诵会让深圳的作者们走到台前,直面镜头。单维度的文学因光影和声音元素的加入变得多维立体起来。观众不仅能够通过作品去触碰作者的思考,更能进一步了解他们的生活和创作状态,从与作者产生更为强大的内心共鸣。
这场晚会是深圳文学30年繁荣的掠影,篇幅所限,难免挂一漏万。但我们完全可以期待,深圳将有更多更好的作家和作品井喷式涌现,让深圳成就一座文学之城。
(作者系深圳广电集团娱乐中心主任、国家一级导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