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TOP

中华民族审美与文化相融共生的节日
2012-10-03 21:28:34 来源:齐鲁晚报 作者: 【 】 浏览:1792次 评论:0

  在我国,月亮的知名度似乎要大大高于太阳。“嫦娥奔月”的故事可谓妇幼皆知,而知晓“羲和驾日”由来的人数恐怕有限。八月十五来临,人们遥望夜空,钟情于月,一家人喝团圆酒,分食月饼,品尝瓜果,甚或举行种种祭月、拜月的仪式,对于每个家庭而言,每一个中秋节都是一抹愈久弥香的温馨记忆。

  在我国,中秋节是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传统节日,诸多节俗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是建构中华民族的审美意识与文化气质的重要元素。古往今来,面对同一轮明月,官方、文人和民间都对中秋节文化的形成与传承做出贡献,跨越社会阶层的文化认同由此形成。

  文/张士闪

  ●节期:官方的时间制度

  中秋节究竟起源于何时,目前尚难确定,但秋天庆祝丰收的仪式活动,无疑是中秋节的重要源头。古时即有“春祈秋报”之礼。农历八月是庄稼和瓜果成熟的季节,八月十五这天月亮满圆,以尝新粮、吃瓜果、庆丰收、望空拜月为主要活动的秋分祭月之俗大约滥觞于此。相传,八月十五又是土地公的生日,各家便用新粮做成食品向土地公“荐新”致祭。全家团圆、喜享盛宴之际不免闲话世事,感念先祖,中秋节期间的祭祖之俗亦由此形成。

  经过前世积淀,中秋节肇始于唐,脱胎于节期为八月五日的千秋节,并在宋代正式定型。中秋节的出现,与倡信神仙、尊崇道教的唐玄宗有莫大关系。唐玄宗特别喜欢中秋赏月,“开元中秋夜,明皇于宫中玩月”,天宝中,“玄宗八月十五日夜,与贵妃临太液池,凭栏玩月,不尽,帝意不快,遂敕令左右:‘于池西岸,加筑百尺高台,与吾妃子来年望月。’”(《开元天宝遗事》)上行下效,唐代中上层官员、文人学士等在八月十五之夜与家人、朋友雅集,一起赏月、饮酒、赋诗,是一种风雅之举。

  到了宋代,中秋节已经成为全民性的节日,政府也于八月十五之夜放宽了夜行限制。“八月十五中秋节,此日三秋恰半,故谓之中秋。此夜月色倍明于常夕,又谓之月夕……此夜天街卖买,直至五鼓,玩月游人,婆娑于市,至晓不绝。盖金吾不禁故也。”(南宋·吴自牧:《梦梁录》)此时还是以赏月饮酒为主,而带有全民狂欢的意味。明清时期,家庭团圆、置酒赏月拜月的节俗活动凸显,贵人伦、重亲情成为节日活动的主流,唐宋时期那种外出赏月、社区狂欢的浪漫情怀已然衰歇。

  有清一代,“八月十五月儿圆,西瓜月饼供神前”之类民谣传唱南北,中秋节俗活动更加流行。值得一提的是,明清之前的拜月是男女俱拜,明清以后,男子拜月渐少,出现了“男不拜月,女不祭灶”的说法,并一直延续至今。

  ●移情:文人的“月亮情结”

  风动云移,桂影婆娑,遥望一轮皎洁明月,古往今来多少文人墨客,举杯邀月之际,心动神游,留下诸多名篇佳句。张若虚的“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李白的“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虽不是专为中秋之月而作,而对于月亮的迷情恋思之深已是跃然纸上。八月十五的月亮更是令人浮想联翩,情愫暗生。唐代以来大量吟咏中秋佳节的诗词名章,增添了中秋节的意境,丰富了中秋节的文化内涵,细腻温婉、别具一格的文人叙事模式也由此形成。

  有人统计,唐代共有65位诗人在《全唐诗》中留下了111首涉及中秋月的诗作。著名诗人杜甫、王建、司空图等,均有佳句。

  满月飞明镜,归心折大刀。(杜甫《八月十五夜月》)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在谁家。(王建《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

  一年明月今宵多,人生有命不由他,有酒不饮奈明何!(韩愈《八月十五夜赠张功曹》)

  此夜若无月,一年虚过秋。(司空图《中秋》)

  万里此情同皎洁,一年今日最分明。(戎昱《中秋夜登楼望月寄人》)

  中秋词也在宋词中蔚成大类。其中最为脍炙人口的,莫过于一代文豪苏轼的咏月名篇《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已成为中秋的代名词,至今仍被时时吟诵,以寄托对家庭团圆、人生美好的期盼。历代文人墨客为何多钟情于月?他们眼中之月,宛然就是一处可供逍遥逸世的完美“桃花源”。惟月之可望而不可即,更添几许神秘意味,赏月咏月恋月怨月的篇章因之纷至沓来。

  此外还有一种文人之作,专以描摹中秋节俗为旨趣,散发着浓郁的乡土气息。清末文人梁文灿有《蝶恋花·中秋》词,描述当时潍县中秋夜晚的乡村图景:“八月中秋分一半,枣饼层层,面镂千花瓣。枣上插香香不断,小儿对月声声念。亭亭火树蒿打转,灯烬归来,忙底分神馔。雪藕冰梨堆满案,一家男女团圆宴。”另一江苏吴江文人郭麟,也以竹枝词描写当地孩童欢度中秋的情景:“中秋难得是晴天,金栗香飘几处传。待到一轮月东上,小儿齐唱月光圆。”可谓点涉成趣,俗意盎然。

  ●内蕴:中秋的恒久魅力

  月之朦胧、阴柔、光润、神秘等光色特征,悄悄浸染着这个民族的审美情趣。在同一轮中秋明月的映照下,文人与民间并无深沟壁垒。毕竟,有着八月十五中秋节这样全民性拜月习俗的国度举世罕见。

  “十五的月亮升上了天空哦喂……”中秋节蕴含着中国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朴素的情感追求,千百年来传承至今,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表征符号。借助中秋节,社会之人与自然之月发生了更为深刻的联系,种种节俗更使这种联系特具生活趣味与美感品位。“月亮走,我也走……”这首简朴至极的童谣,不同年龄段的人听来感受各有不同。月圆月缺,漫漫人生,积淀的是一份特别的情怀。此时的月亮,可以为个体生命留影存照,慰藉芸芸众生。中秋节丰富节俗所赋予月亮的种种永久性的艺术魅力,不也正是它千百年间诱人寄寓情感、体验人生况味的根本原因所在吗?

  (本文作者为山东大学文化遗产研究院副院长 教授)

 

Tags: 责任编辑:tea
】【打印繁体】【投稿】【收藏】 【推荐】【举报】【评论】 【关闭】 【返回顶部
上一篇让历史照亮未来——略论当代历史.. 下一篇关于“电子书(数字阅读)是大势..

评论

帐  号: 密码: (新用户注册)
验 证 码:
表 情:
内  容:

相关栏目

最新文章

图片主题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相关文章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