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TOP

外国人写中国小城作品登畅销榜 关注“小人物”
2012-08-20 04:43:42 来源: 作者: 【 】 浏览:1312次 评论:0

  外国人写中国登畅销榜 魅力何来?

  近日,诸多图书排行榜让一部《江城》进入众多读者视线。《江城》作者彼得·海斯勒 (Peter Hessler),中文名何伟,土生土长的美国人,曾任《纽约客》驻北京记者,以及《国家地理》杂志等媒体的撰稿人。

  1996年,27岁的何伟深入中国腹地,在四川涪陵师专担任了两年英语老师。《江城》这本书就是作者何伟对这段特殊经历的纪录和思考。近年来,外国人写中国的文学作品在国内的图书市场上并不少见。为何这部外国人写中国小城的作品竟引发如此广泛的关注?

  更多关注于“小人物”

  当下外国人描写中国的文学作品并不少见,但对于何伟的《江城》以及去年出版的《寻路中国》,同样作为责编的张吉人认为,其他外国作者在描写中国的时候,大多会关注一些真实人物或明星等有知名度的人物,而很少有人会去写那些无名的老百姓。而何伟的作品中却关注了很多农民、小企业家、高校中的普通学生,这在国外写作者中是十分少见的。

  除此之外,张吉人认为,何伟作品无论在中外皆受追捧的另一个原因就是他笔下的中国并非透过有色眼镜看到的。“很多外国作家在写中国的时候,他们不免会带有一种较深的偏见,他们生活社会的价值观往往会影响他们对中国的真实看法。但是何伟意识到了这一点,而且也很警惕这一点。 ”张吉人说,何伟始终在小心翼翼提醒自己,不能被这种价值观所左右,要走进去切实地感受中国百姓的生活。另外细节也抓得很好。“这些引人入胜的细节是他长期待在涪陵,与当地人成为朋友,且融入他们的生活。这是一个长时间的积累。”何伟也曾在其之前接受采访中坦言,自己在涪陵期间做了很多笔记。读者在《江城》中读到的许多有趣的细节,都来自于他的笔记。《江城》不是通过很多概念堆积故事,而是通过观察到活生生的细节对涪陵深刻的描绘,而且何伟的作品中也极富幽默感。

  《江城》国外已热销多年

  张吉人介绍,何伟的《寻路中国》去年出版之后,出乎他的意料的火爆,收到了空前的反响,他坦言,在他看来,《寻路中国》能卖上三万册就已算是相当成功。但没想到这部《寻路中国》竟爬上了各大排行榜,且好评如潮。

  随后,出版方再度积极与作者何伟谈了关于《江城》的版权问题,最终达成一致。张吉人告诉记者,这两本书的翻译同为一人,基本上可以保证风格的一致性。

  由于《寻路中国》在国内是率先面市的,所以相比新出版的《江城》,《寻路中国》无论是知名度还是销量都超逾《江城》;而在国外,《江城》的影响则是远远超过《寻路中国》的。“事实上《江城》是何伟很具代表性的一部作品,它在国外已热销多年,而且到现在还在不停地再版出售。据我了解,很多国外的大学,把它当做了解中国的必读书籍。所以我认为,书籍的知名程度或许跟它的出版先后有一定的关系。 ”

  事实上,在目前国内图书市场上,行走类的图书并不少见,诸多出版社也相继推出类似书籍,由此可见其有一定的市场前景,那么何伟的《江城》热销是否也有一定相关的因素呢?对此,张吉人认为,事实上《江城》不能完全归为行走类书籍,它更关注社会性的状况。“我们也做过一些行走类的书,但与《江城》还是完全不一样的。 ”所以说,《江城》受到关注,与“行走类”关系并不大。

  记者 顾珍妮

 

Tags: 责任编辑:tea
】【打印繁体】【投稿】【收藏】 【推荐】【举报】【评论】 【关闭】 【返回顶部
上一篇英国作家乔·邓索恩:过早出名或.. 下一篇帕特森年入近亿成最富作家 "..

评论

帐  号: 密码: (新用户注册)
验 证 码:
表 情:
内  容:

相关栏目

最新文章

图片主题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相关文章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