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TOP

对童话体裁的另一种认识
2012-10-17 03:51:39 来源:文艺报 作者: 小 山 【 】 浏览:1285次 评论:0

  童话,划归儿童文学作品之列,已然约定俗成。这种划归是否准确呢?

  这个问题涉及到童话创作开掘的深浅,甚至童话作品能否成为经典之作,并为更广泛的读者所接纳。尤其面对当下中国作家的童话创作现状,适时地剖析问题结症,考量童话创作深层次的力量,显得尤为必要。

  童话确实为儿童所喜爱。一些作家自觉地担负起为儿童创作童话的使命,的确是好事情。然而,很多“儿童文学作家”跟随这种势头,常常自诩为孩子们创作童话——发表作品或者出版图书,都自愿往儿童书刊上归类,就可能是童话创作的作茧自缚了。

  其实列举一些童话名篇时,我们已经知道童话不仅仅属于孩子,写出童话杰作的作家,未必净是儿童文学作家。童话创作初衷不掺杂儿童关注是真实情况,如经久不衰的《小王子》,作者圣埃克苏佩里一向写作成人小说,《小王子》之前已有《南方邮航》《夜航》《人的大地》等名篇。我在他的各种传记里都没看到过他喜爱儿童之类的字样,只有一本书信集可证明,他内心藏有一份永远的天真。还有大家耳熟能详的安徒生,童话写作也只是他文学创作的一部分,他留下的诗歌、戏剧、散文等作品,也蔚为壮观。他个人也声称过并非为孩子写作,《海的女儿》是他自己爱情受挫创作的故事,《丑小鸭》是带有自传性质的作品。

  童话创作是作家心灵的产物,很难讲“为……而创作”。作品诞生后,被哪个层面的读者所接受,应是顺其自然的事情。作家本人也未必能够完全左右阅读动向。总想着“为……而创作”,难免生硬,这样的儿童文学作品,大人不屑,孩子们也不理,才是滑稽和尴尬。人为的楚河汉界,也使得一些优秀的小说家、诗人,大多“不屑”染指童话写作,惟恐被认为是“小儿科”。呼唤中国最优秀的作家来写童话,不但是个理性问题,也要破除某种心理障碍。

  为什么一些作家写出了优美的童话?因为,这个世界上有一种人,仿佛永远长不大,胡子拉碴或者当了母亲、祖母,却仍然有一颗孩子心。他们有孩子似的想象力,甚至保持了某种总做白日梦般的纯真——当他们疲倦于面对复杂世界,就忽然会说起了孩子的话,你拿他们一点儿也没办法。他们是洞见世界本相的高手,出离世俗纷乱之外,自言自语一些人生的“武林秘笈”。他们所说的不是一个孩子发出来的惊呼,乃是一个成年人还没被世俗烟尘埋没掉,而轻轻说出的人类童年话。是良知和大道使然——童话阐述了真理!

  童话作为一种文学体裁,可以隶属于儿童,但也并非局限于儿童文学。它所富含的哲理、美学矿藏,体现诗性优美,在形而上的意义说,童话能够与诗歌、哲学媲美。安徒生、圣埃克苏佩里、宫泽贤治、斯蒂文森等都做出了榜样。飞鸟超越了地面上的尘埃。童话作家也能够超越现实藩篱,看见更遥远的人类本真。重要的是,童话作家应该保有一种去伪存真、脱离邪恶与庸俗的力量,做到一种高级的返回。

  在中国,一旦更多优秀的作家诗人也参与童话创作,产生童话杰作的日子就真的来了。

 

Tags: 责任编辑:tea
】【打印繁体】【投稿】【收藏】 【推荐】【举报】【评论】 【关闭】 【返回顶部
上一篇提高中国文学的能量 下一篇莫言 不倦的探索者(杨鸥)

评论

帐  号: 密码: (新用户注册)
验 证 码:
表 情:
内  容:

相关栏目

最新文章

图片主题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相关文章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