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TOP

世纪文学的“宁馨儿”——参加深圳网络文学评奖有感
2012-04-22 00:37:20 来源: 作者: 贺绍俊 【 】 浏览:1316次 评论:0

  世纪文学的“宁馨儿”

  ——参加深圳网络文学评奖有感

  

  第三届深圳原创网络文学拉力赛颁奖典礼。

  ■贺绍俊

  深圳是一个始终处在现代化高速公路上的现代大都市,相对于上海、北京、广州等城市而言,深圳因为年轻而显得传统不够深厚,但也正因为没有传统的羁绊,所以更容易接受新的事物和新的时尚。也许正是这一原因,网络文学在深圳得到了蓬勃的发展。据深圳朋友介绍,深圳开设有文学论坛的网络发布平台不少于10家,活跃在此类网站文学类论坛上经常发布作品的作者不低于1万人,有一定名气的网络作家有三十多人。我曾参加过深圳网络文学评奖活动,深圳网络文学的整体水平和广泛程度给我留下极其深刻的印象。

  网络是一种新的载体,文学的革命和更新往往是通过新载体实现的。远的不说,就说20世纪初的新文学革命,就与当时蓬勃发展的新媒体——现代报刊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网络文学虽然兴起才短短的十来年,但它无论在审美方式上还是在思维方式都迥然不同于传统的主流文学,因而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大有与主流文学分庭抗礼的趋势。因此目前尽管每个城市都有网络文学,但网络文学与主流文学基本上是两股道上跑的车,互相之间缺乏密切的来往。但我在深圳看到的却是另一种情景:网络文学与主流文学相互交融,携手并进。深圳对网络文学宽容接纳的态度反映了深圳的开放、进取的城市品格。因此我对深圳市作家协会热情、积极地参与和组织网络文学活动的行为不仅敬佩,而且理解。由于有深圳市作家协会等部门的主动参与和组织,深圳的网络文学更有阵势更有规模。最重要的是,它促使了网络文学与主流文学的互补互动,使网络文学呈现一种新的、健康的发展态势。深圳的网络文学既有典型的网络文学形态,如玄幻、穿越等类型化的小说,或率性而为的博客,也有主流文学的网络版。我更看重的是主流文学与网络文学二者杂交而新生的“宁馨儿”。有没有这样的“宁馨儿”?有。我在参加深圳的两次网络文学奖活动时,就感到获奖的作品中大多都可以看成是这样的“宁馨儿”。这是深圳网络文学最值得重视的特点,它不是以一种与主流文学对立的姿态存在,两种文学样式不仅不是两股道上跑的车,而且还携手并进。参加网络文学奖的作者既有长期从事主流文学创作的作家,也有在网络的冲浪中得心应手的网络写手。大多数的作品都是融合了两种文学样式的风格,从审美特征上说,既有主流文学对语言和意境的追求和锤炼,也有网络文学的任想象力自由飞翔的潇洒。而从思想内涵上说,既发扬了主流文学的现实性和写实性的长处,也吸收了网络文学的机智和逆向思维特征。

  深圳网络文学评奖的获奖作品基本上都是洋溢着直面现实的激情,有实在的生活内容,有丰富的人生体验。这本来是主流文学最突出的特点,如果仅仅有这一特点的话,也许只能说是贴到网上的主流文学,但这些反映现实生活的作品大多具有鲜明突出的自我性,自我表现的率真性,明显打上了网络的印记。比如刘静好的《你随意我干杯》,带有鲜明的网络特征,但它避免了一般网络文学容易犯的毛病,突出了网络文学的健康爽朗,以率真自由的文字表现了一群年轻男女的情爱追求,充满着青春朝气。又如宋唯唯连续两届获奖的《麒麟峪》和《一城歌哭》,分别从不同侧面反映了深圳生活的独特性,前者通过几个特殊家庭的组合,表现了深圳人拼搏中的婚姻爱情问题。后者写打工女工特别是家政女工的故事,苏童称赞其“触及新城市里的新人生,用熨帖的姿态关注了现实。”萧相风的《词典:南方工业生活》(原名《南方词典》)无疑是一部形式非常独特新颖的作品,作者抓住了深圳现代化进程中的关键——工业化,农民向工业的迅速转化,以词典的方式有机地剖析了工业的物性和被工业的齿轮带动起来的异常活跃的人性。从作者的写作中能够感觉到网络文学后现代性的思维方式的积极影响。

  两次参加深圳网络文学评奖,还留下一个难忘的美好印象就是,深圳这座现代化的大都市,并没有被飞速发展的机械和物质所淹没,在这里热爱文学和热爱写作的人很多,这些热爱文学的人们乐于以文学的方式表达他们对深圳这座城市的情感。因此在阅读网络文学评奖的作品时,就感到这些作品有着当代深圳的影子,有的是直接书写深圳都市生活的,有的则是站在深圳的背景下捡拾故乡或童年的回忆。戴斌的《深圳胎记》以自述者的口吻,讲述了一个人在深圳闯荡的见闻和体验。这部作品最大的长处是有很多精彩的细节,这些细节来自生活前沿,是与生活有区隔或对生活缺少热情的人难以体察到的。弋铧的《琥珀》讲述一个内地女人在深圳一步步走向了成功,但也失去了她品格中一些宝贵的东西。这个人物在深圳具有一定的代表性。至于秦锦屏的《水项链》,显然不是直接反映深圳生活的,这部带有浓郁抒情性的叙事散文,为我们描绘了一幅幅秦地风情画,吟唱着一曲曲乡村女儿谣。但作者并非沉湎于往事的回忆之中,也没有重蹈乡愁主题的覆辙。她的叙述中分明有一个现代都市的参照系,有着传统与现代的碰撞。她的视野和思路应该是深圳给予她的。

  今天的时代是一个多元的时代,每一种文学都对应于一元,各自确定了各自的位置,并产生互动效应。可以预见的是,未来的文学格局应该是传统的主流文学与新兴的网络文学两峰对峙,二者相得益彰、相互影响、相互渗透。我从深圳网络文学评奖活动中看到了这一前景。深圳曾是中国改革开放的排头兵,如今,深圳的网络文学也试图成为新世纪文学的排头兵。

 (作者系中国作家协会小说选刊原主编、现沈阳师大文化与文学研究所副所长、教授、著名评论家)

Tags: 责任编辑:admin
】【打印繁体】【投稿】【收藏】 【推荐】【举报】【评论】 【关闭】 【返回顶部
上一篇作家纷纷进大学当教授 专家称可激.. 下一篇邓一光:具有突破性意义的战争描写

评论

帐  号: 密码: (新用户注册)
验 证 码:
表 情:
内  容:

相关栏目

最新文章

图片主题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相关文章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