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TOP

打造诗歌之城如何可能:吴锦雄诗歌创作研讨会(一)
2023-12-14 22:00:27 来源:深圳市文艺评论家协会 作者: 【 】 浏览:465次 评论:0

会议时间:20231210日(星期日)下午1430-1750

会议地点:广东省深圳市福田区商报路2号新媒体大厦1108会议室

会议内容:

 

ok.png

秦锦屏


主持人 秦锦屏:老师们,我们准备开会。

 

今天本来是一个很平常的日子,因为有吴锦雄诗歌创作研讨会的召开,又有很多大咖的加持,就变成一个特殊的日子。我想,吴锦雄诗歌研讨会的召开,对于他本人和对于我来说,都是一份惊喜,但是没想到主持人临时换将,对我来说是个惊吓,但我相信今天的会一定能够开成一个惊叹,因为今天来到现场的,都是非常著名的大咖,也是我们心中仰望已久的老师们。

 

按照会议规则,我们简单介绍一下会议背景。

 

今天的研讨会是2023深圳优秀文艺作品宣传推广系列活动之一,今天的主题是吴锦雄诗歌创作研讨会。在活动开场之前,首先感谢各位老师的莅临加持,同时也在此介绍一下与会的专家和领导:

 

(一)外地专家

 

中国作协《诗刊》社副主编、中国作协青年工作委员会委员,研究员、博士后 霍俊明

 

中国作协主席团委员、中国诗歌学会会长 杨克

 

广东省作协创研部副主任、诗歌创作委员会副主任,东荡子诗歌促进会会长 世宾

 

广东省作协诗歌创作委员会委员,广东省文学院签约作家,一级作家 谢小灵

 

(二)市内领导专家

 

深圳市文联党组成员、专职副主席,博士 王国猛

 

深圳特区文化研究中心研究员  刘洪霞

 

特区文学杂志社社长、总编辑 朱铁军(飞机延误,不能到场)

 

深圳职业技术大学副教授 赵目珍

 

深圳特区报综艺副刊部主编,作家、诗人 张樯

 

深圳市罗湖区作协主席 谢湘南

 

宝安日报编委,宝安区作协副主席 王国华

 

诗人、策展人,深圳艺文儿童文学院执行院长 周瑟瑟

 

深圳大学人文学院特聘副研究员、硕士生导师 胡红英

 

深圳市作协副主席、评协副主席 于爱成

 

本次主题研讨对象、诗人 吴锦雄

 

下面开始本次活动的第一个议题,专家发言。按照名单,首先有请霍俊明老师发言,有请。


微信图片_20231213215858.jpg

 霍俊明


霍俊明:各位都来自广东本土,我作为外来人发言,不太好把握。

 

关于锦雄这三本诗集,正好是他近三年集中写的几百首诗歌。从他的创作量来讲是比较大的,当然他对应了一个我们都面对的背景,为什么他在这三年写得比较多?因为前三年我们都经历了一个共同的大事件背景,我们确实有了一点个人的时间思考诗歌,包括思考个人的时间,确实变多了,包括重新对生命的理解,包括对身边的大世界、小世界,以及对亲情重新沉淀下来的机会,我觉得这可能是三年来唯一给我们留下的一个小小的精神遗产。在锦雄的这三本诗集里表现得比较充分,这么大的量,确实有它的特殊背景。

 

当然我觉得,深圳能够在年底做这样一个优秀作品推广活动,是非常重要的。深圳在整个广东,甚至在全国来说,有一些特殊的文学标识,这个文学标识在以前可能是没有的。比如中国的城市文学,我觉得比较早的起步,应该都是从深圳开始的,包括更早的特殊的打工群体,对打工诗歌、打工文学的推动,包括谢湘南这种,成为了其中最重要的翘楚,甚至改变了个人命运,我觉得深圳起到了功不可没的作用。

 

具体来说,锦雄的写作也是值得推阅的,因为吴锦雄并不是专业诗人,并不是在体制内、在协文联工作的,而是有着不同的职业写作身份。实际这样的写作,在我们当下的写作群体里是非常多的。从诗歌生态来说,能够推广这样基层的诗人,我觉得这对诗人的成长以及地方的诗歌生态都会有帮助。

 

从这三本诗集来说,大家选择的角度可能会有区别,包括以前著名的评论家诗人写的推荐语。结合锦雄的诗以及深圳,我想谈一个问题,空间时代与写作文理的关系。

 

在锦雄的三本诗集里,他出现了一个特别重要的写作现象,这个现象可能在别的诗里也存在。不管这个诗集是什么时候写的,可能密度比较大,但这里面总会出现一个现象:复写。重复写一个题材,或者一个精神现象。从空间来说,我觉得这一点在吴锦雄的诗歌里表现得非常充分。我们反过来追问,为什么在一个诗人的写作里,出现了大量关于空间区域或场域的写作?我觉得这跟整个中国的时代变化是有关系的。大家知道,尤其是21世纪,进入到了一种福柯所说的空间时代。大家都知道,这个空间的变化不只是物理的,它对人的精神、原乡,包括速度、景观,给我们带来的冲击,是非常巨大的。因为景观时代、空间伦理,改变的不仅仅是物理意义上的(空间)。比如说到乡土的时候,这个空间给我们带来的变化是翻天覆地的。如果从空间来考察,我觉得吴锦雄是具有代表性的。实际上我们在座很多写诗的人,都会经历这样的变动,包括杨克老师比较早的诗歌,包括写东莞的、写稻田的、写天河广场的,这些诗歌为什么出现?就是因为迎来了我们以前没有的空间冲击和挑战。

 

锦雄的诗歌,第一个特别重要的空间,是他这么多年,包括诗歌里一直在复写的他的故乡,或者换一个词来说,乡土。这个词我觉得在近十年来,中国作家几乎都在写这个主题。不管是离开了故乡,在城市回望,还是其他的各种身份,实际就是我们曾经面对的故乡以及现在再回望的故乡,已经是两个概念了,这个是非常大的变化,这样的写作带有普遍性。

 

但反过来,这样一个面向故乡乡土空间的写作,难度非常大,因为几乎都在写,各个文体都在处理这样的主题或情感。如何在同类的写作里写出个性、写出区别度?我觉得这个可能是最关键的,这可能也是锦雄今后要继续努力的方向。但为什么要写?因为我们知道,每一个人的写作是有它的原动力、侧重力的,我觉得这跟一个人的成长是有关系的。吴锦雄写的故乡空间,很大程度上带有他个人传记和精神成长的过程,他为什么不断回溯到乡村,回到少年,不断回溯到当年家族往事的追忆?为什么诗歌成为了一种追忆的诗学?追忆是说已经失去了,可能是已经彻底消散,已经被彻底改变的时候,你可能才觉得那个曾经的记忆变得如此可贵又不可复现,这就是记忆诗学的前提。

 

当然我觉得,锦雄复写这部分,可能是三本诗集里写得最好的一部分,有些诗歌是非常能立得住的,因为他选取了一些特殊的情境和意象。比如他写到的“多年前在故乡栽下的一棵松树”,那个松树的命运,让我想到的还不仅是人和物之间的对话,再比如他写到祖屋里一只黑蜂突然蛰了一下,这都写到了对现实、乡土、故乡的二次对话的过程,并不是实写,里面有大量虚构、提升、变形和转化,这是我们写乡土要特别处理的问题。如果处理的乡土只是记忆的、还原的,甚至是表层式的写作,甚至是相同式的,我觉得这样的写作已经没有意义了,因为在我们当下几十年的写作里,乡愁这个词已经被用烂了。所以我觉得锦雄写故乡这个写得非常好。

 

另外一个空间,跟我们在座的广东联系很密切,他里面写了一部分关于城市空间的诗歌。这个城市空间的诗歌,我觉得可以放在广东来考量。当我们有了乡土经验的人面对城市,那我们面对的新的空间经验的时候,我们的诗歌如何呈现一种美学上的对等或高于它的城市经验?我觉得这个可能更难。实际上广东在城市题材写作里一直走在前列,多年前黄弟给我用了一个稿子,我写了一半没写完,题目都写好了,叫《经济发达省份的诗歌写作》,对经济、城市这方面,我们的诗人是如何处理的?处理到什么程度?是否还有需要提升的空间?但是我觉得,锦雄在写城市的过程中,我觉得他体现的,跟波德莱尔现代性对城市的警惕、怀疑以及游离,在他的诗歌里表现得非常充分,一个人并没有完全融入到这个城市的语境里,他一直是疏离的。这种疏离不只是在锦雄的写作里,包括湘南他们更早来到城市的那代人,这种感觉是特别突出的,甚至是一种痛感写作,这种痛感写作可能在锦雄的诗歌里面也有,但是没有像湘南、周晓琼(人名,音译)那样紧张。他的紧张当然也有,但没有那种带有时代伦理的效果。

 

另外一个空间,锦雄处理比较多的是个人空间,当一个人不管是面对城市,还是面对乡土,还是真正坐下来面对自我的那个空间,我觉得这是所有时代的人都要处理的,这是一个基本的普遍性话题。这里面大家看到的一些关键词,比如“孤独”。锦雄在面对个人空间时,反复出现了“孤独”这个词,我觉得它既是个体意义上的,同时又是城市文化和乡土文化胶着之后产生的特别普遍性的现代人的经验。再一个,锦雄在面对个人空间的时候,产生了另一类诗歌,这类诗歌更有意思,他会一再地追问为什么要写诗。面对个人的时候,他反复写了一部分是原诗,就是关于诗歌的诗,也回到吴锦雄自己对自己的追问,为什么已经到中年的一个人,还要写诗歌?回到了一个特别重要的部分,诗歌作为一个精神世界,在我们日常生活里不能实现的那个部分,在诗歌里得到的弥补、慰藉、补偿甚至是精神出口,这样的精神生活体现在诗歌里,对于现代人的紧张、孤独、乡愁等等,我觉得起到了特别好的缓冲作用。

 

当然,回到普遍性,诗歌永远都有一个特别大的功能,无用之用,在生活里可能没有什么用处,但是当我们在重要的时间节点来讨论诗歌的时候,它就变得不可获取。比如我们回过头来看,20年来我们中国的诗歌出现了什么问题?我觉得这个问题很多,尤其是在全媒体时代,每个人都有话语权的时候,这个时候的诗歌、诗人、形象、写作,都值得我们讨论。

 

再有,我觉得锦雄的这三本诗集,我的建议是可以写得慢一点,不要这么快,三年已经过去了,因为你的工作现在也很忙了,我觉得三年出一本已经可以了,以这个速度推进,完全是比较可观的。诗,还是要慢一点。如果从更高的要求来看,个别的诗歌还有一部分可以提升的空间,不管是对个人的经验,还是对诗歌的经验来说,我觉得都有余地,这也代表了将来会有更多的可能性。

 

因为时间原因,我就说点感受,如果过会儿有什么想法,我再临时补充。大家多批评,谢谢。


主持人 秦锦屏:谢谢霍俊明老师,他首先为我们今天这个优秀作品推广活动点赞,他认为深圳的写作具有特殊的文学标识,是城市文学的发蒙地。

 

对吴锦雄的诗歌,他从时间、空间以及写作伦理关系切入,认为他是一个具有代表性的诗人,特别是在精神原乡以及他的城市空间、个人空间、速度、景观等等的开掘上,具有普遍性,又具有独特性,他认为吴锦雄的诗歌写出了他精神成长的印记,他特别提到吴锦雄的诗歌具有一种孤独感,这种孤独既是他写作的现代人的一种个人经验,同时也是他精神生活的一种体验和在诗歌中的一种实现。他认为吴锦雄写出了孤独的魅力,他的孤独的魅力是丰富的。同时,他也给吴锦雄提出了努力的方向,希望他能够放慢脚步,换句话说,我的理解是,你依然可以孤独,就是慢慢享受孤独,会有更大的可能性,谢谢。

 

接下来我们有请杨克老师发言。 

Tags:吴锦雄 诗歌 责任编辑:master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尾页 1/6/6
】【打印繁体】【投稿】【收藏】 【推荐】【举报】【评论】 【关闭】 【返回顶部
上一篇讲述深圳故事的N种方式——“以深.. 下一篇他把“生活诗意化、诗歌生活化”..

评论

帐  号: 密码: (新用户注册)
验 证 码:
表 情:
内  容:

相关栏目

最新文章

图片主题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相关文章

分享按钮